河北省著力打造城市轉型創新發展新樣板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宋平)秋高氣爽的季節,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風光旖旎。

數年前,這裡曾是開灤140多年煤炭開採形成的塌陷地,周邊有大片震後危舊平房,垃圾遍地、汙水橫流,被百姓稱為“南大坑”“垃圾山”。

現在,大劇院、國際會展中心、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唐山檔案館……一座座造型別致的建築場館,矗立在南湖周邊,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河北省着力打造城市转型创新发展新样板

10月24日,遊客在唐山市南湖景區遊覽。唐山市南湖景區是唐山市的“城市綠肺”,由開灤煤礦採煤沉降地經過綜合治理建成。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資料片)

誰曾想到,南湖,這個曾經的“南大坑”“垃圾山”如今變成了唐山的“城市會客廳”。

10月31日,以“城市轉型,創新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將在唐山開幕,與會者將一睹唐山以“南湖時代”為代表的城市轉型新路徑。

河北省住建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桑衛京介紹,近年來,河北緊緊抓住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的機遇,推動城市向綠色、低碳、生態、節約的方向轉型,探索出了以唐山市為典型代表的河北經驗。

產業向綠——

10月22日至23日,以“工業旅遊:城市更新 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工業旅遊產業發展聯合大會在唐山舉辦,與會的300多名嘉賓走進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徜徉悠悠黑色長河,品味工業旅遊的無窮魅力。

從“幹工業”到“看工業”,從“工業生產”到“工業旅遊”,經濟業態的變遷成為唐山城市轉型的縮影。

按照“一港雙城”的戰略佈局,唐山將重構城市版圖。以強化產業導入繁榮發展城市經濟,促進以產興城、以城聚人。唐山高質量打造了南湖“城市會客廳”、站西“城市門戶區”、唐山花海“城市後花園”、老交大“文脈傳承地”等重點片區,特別是以產業思維、市場模式狠抓文旅、會展、賽事等新增長點,實現聚人氣增活力促開放的多贏之勢。1至9月,全市旅遊收入增長25.7%,餐飲住宿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6%,節假日這裡的酒店一房難求。

逐漸褪去曾經的“煤都”“鋼城”印象,“高新輕綠”成為新的名片。唐山先後榮獲全國首個聯合國“人居榮譽獎”、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中國人居範例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創業創新示範城市等榮譽,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同樣是“煤都”“鋼城”的邯鄲,黑色一度是城市裡單調的色彩。近年來,通過去產能、治汙染、促轉型,邯鄲的城市色彩日漸豐富,產業煥發新活力,城市宜居更美麗。

告別“灰頭土臉”,如今,河北省城市產業發展向綠而行,人居環境越來越好。

環境向美——

今年8月28日,河北省第三屆(邢臺)園林博覽會在邢臺開幕。穿行於園博園,如同行走在連綿不斷的畫卷中,湖光旖旎、芳草碧綠。

河北省着力打造城市转型创新发展新样板

8月28日,俯瞰在昔日採煤塌陷區建起的以江南園林為主基調的邢臺園博園。記者趙永輝攝(資料片)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這片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水園林所在地,同樣是由於多年採煤而形成的塌陷區。選址於此,註定其承擔著城市生態修復的使命。

從2017年開始,河北省每年在各市輪流舉辦一屆省級園林博覽會,並同步舉辦城市規劃設計大賽,打造綠色發展和轉型發展新平臺,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綠色公共空間,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和城市品位提升。

千年古運河流經滄州市區,形成一個美麗灣流,1200畝土地三面環水,寸土寸金。但滄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包括這裡在內的大運河流經市區兩岸的2.8萬畝土地都不搞商業開發。如今,草坪、小景觀帶、健身休閒器材等,讓這裡成了“老人散步、青年運動、孩子撒歡”的好去處。

把運河還給市民,在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滄州的城市發展更加註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堅持“城市發展的核心是人本身”的重要理念,持續拓展城市綠色空間。近年來,河北省以創建園林城為抓手,持續加大園林綠化工作力度,建成國家園林城市(縣城、鎮)40個,國家級和省級園林城市佔比達94%,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7.2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68平方米。

生活向好——

住了半輩子小平房的李淑艾今年要在新房裡過冬了,“有了市政供暖,冬天取暖再也不用自己燒爐子,乾淨安全又暖和。”

唐山市豐南區蘭馨園小區居民李淑艾是我省棚戶區改造的受益者之一。今年1至9月,唐山市有26個、23710套棚戶區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目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累計開工建設295萬套,累計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5.7萬戶,幫助900多萬住房困難群眾改善了住房條件。

河北省着力打造城市转型创新发展新样板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改善人居環境相輔相成。我省強力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以來,全省公共供水總量增加1.7億立方米,服務人口增加420萬人,公共供水普及率提高近10個百分點。

今年,河北省將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作為20項民心工程之一,轉變以填埋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工藝,推進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今年底前,各市將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開始動真格,垃圾分類這個生活新時尚,將再為城市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