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妮·弗萊明唱響詠歎調,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10月28日,北京中山音樂堂,傳奇女高音歌唱家蕾妮·弗萊明,攜手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指揮家餘隆執棒下的中國愛樂樂團,通過德奧藝術歌曲、意大利歌劇詠歎調等多種風格曲目的現場演繹——以世界頂級抒情女高音歌唱家的獨特藝術魅力,為金秋十月第二十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畫上了完美的句點。

蕾妮·弗莱明唱响咏叹调,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蕾妮·弗萊明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在過去三十年中弗萊明作為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抒情女高音,不僅在世界各大歌劇院的舞臺塑造了諸多經典角色,更四度折桂格萊美音樂獎,通過不斷擴展自己的曲目積累,成為了古典音樂界最受矚目的明星之一。實際上,弗萊明所散發的光芒不僅在古典音樂界足夠耀眼,甚至在流行、時尚界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力——她曾在“超級碗”唱響美國國歌,成為首位在這一重要體育賽事上唱響國歌的古典音樂歌唱家。

演唱古典音樂作品之外,弗萊明也涉獵爵士樂、獨立搖滾和音樂劇等多種音樂形式。近年來的大熱電影,《水形物語》中的《You’ll Never Know》、《三塊廣告牌》中的《Last Rose of Summer》等電影原聲歌曲皆是出自她的天籟之聲。

在28日當晚這場名為“永恆天籟”的交響音樂會上半場,弗萊明演唱了一系列舒伯特的經典藝術歌曲,《致西爾維婭》《夜與夢》和《鱒魚》都堪稱膾炙人口。下半場弗萊明與餘隆執棒下的中國愛樂樂團則聚焦意大利歌劇音樂:威爾第歌劇《奧賽羅》中的著名詠歎調《楊柳歌》《聖母頌》被再度唱響。意大利作曲家萊翁卡瓦洛歌劇《波西米亞人》中咪咪的詠歎調“米賽特輕啟朱唇”如今已經很少被單獨演唱,但弗萊明顯然對此依舊青眼有加,令現場觀眾大飽耳福。在音樂會下半場,中國愛樂樂團還演奏了威爾第《命運之力》序曲作品,當熟悉的旋律響起,音符間細膩的情感再次在觀眾耳畔產生了奇妙共鳴。

蕾妮·弗莱明唱响咏叹调,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中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和弗萊明合唱起舞

雖說是首次登臺北京國際音樂節,但作為中國樂迷的“老朋友”,整場音樂會高潮毫不意外地出現在藝術家返場環節。第一次返場,弗萊明獻唱了普契尼獨幕歌劇《賈尼·斯基基》中的著名詠歎調《我親愛的爸爸》。弗萊明第二次返場之於她本人則是個“驚喜”——坐在觀眾席間的中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突然起身,唱出了經典輕歌劇《風流寡婦》中的二重唱“相默無言”的男聲部分並款步走向舞臺,繼而與臺上的弗萊明一道合唱,動情處兩人更相擁而舞。在觀眾無法饜足的掌聲中,三度返場的弗萊明帶來了美國當代作曲家格什溫所作音樂劇《波吉和貝絲》中的《夏天搖籃曲》。

值得一提的還有,現如今作為約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顧問的弗萊明亦長期關注音樂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並同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在音樂、健康和神經科學領域進行了合作。在閉幕音樂會的媒體見面會上,她介紹說自己在成為歌劇院顧問後,便在想為青年人的健康成長做些事情,“我們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藝術的發展與人類大腦的發達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古至今,藝術雖然發自人的內心,但都是通過大腦的思索而呈現的,因此,探討藝術與大腦的關係對青年人的藝術開發很有好處。”是以10月29日晚,弗萊明做客耶魯北京中心,與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羅伯特·布洛克爾、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和卡爾加里大學臨床神經科學教授胡濱一同探討音樂所產生的力量如何改善人類健康,也為本屆音樂節公益教育項目畫上了圓滿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