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政,要先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僱主的尊重

而且隨著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單一重複的勞動工作都被機器所取代,而相對複雜的工作也通過機械的代工簡單化。甚至簡單的家務都有“掃地機器人、擦玻璃機器”等機械代勞。

但這並不意味著家政人員必將會被取代,因為家政人員工作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和人情感上的交道。

家政業包含著各種家庭服務,最主要的就是保姆,月嫂,育嬰師,很大程度上,除了專業知識外,服務人員和僱主之間的情感交流佔據了很大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很難在未來被取代的一個職業。

做家政,要先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僱主的尊重

學歷並不是關鍵

目前大部分家政人員都是進城務工人員,一般學歷也不是很高,所以很多時候對事情的見解,溝通,理解,和僱主生活心理落差,缺乏對職業的責任感,也是造成不容易尋找一個合適的家政人員的癥結所在。

雖然國內並沒有家政專業的大學,但國際上很多國家都開設了家政大學教育,而且相當高端,著名的就是英國的諾蘭德學院,美國很多大學也開設了家政課程,麻省理工也開設了家政經濟學專業,韓國的女子梨花大學也同樣開設了家政專業,日本把家政課程從小滲入到學生的必修課程裡面。

在中國傳統的眼光裡,無論是從業人員還是僱傭人員都是覺得保姆,月嫂等一些家政人員就是伺候人的活。其實,不管別人怎麼看,家政人首先就把自己的工作看成一份職業,先尊重自己的職業,才能把服務做到更好。

做家政,要先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僱主的尊重

尊重必不可少

雖然在說著職業不分貴賤,但是搞科研的科技人員,亦或是坐在辦公室說著流利的外語,每個月拿著高薪的職場人來說,相對於服務業的人群,收入,社會待遇,社會保障還是處於較低的水平,也造就了社會輕視家政人的現象。

但是不管別人怎麼看,家政人先要自己能尊重自己的職業,尤其日常和僱主打交道的日常生活裡,從心態伺候人變成尊重自己的工作,隨著觀念的轉變,增加自信,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家政業是給客戶提供的是服務,如何更好的滿足客戶的要求,有的時候,服務很難有標準來界定好和壞,有的人就是覺得態度好,就覺得這個家政不錯,有的就是覺得聽話,有的覺得專業強。

做家政,要先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僱主的尊重

其實最難乾的就是服務業, 沒有規律可循,沒有一定的章程遵循,可能這個方法跟這個人合適,另外一個人就不滿意。

尤其做家庭服務,想得到一家人的滿意,也是很難做到的,這也是很多人把家政業看成是一門社交學。

有句話也挺適用在家政人身上,那就是郭老師那句話:你可以沒有學歷但是不能沒有文化。雖然很多家政人都沒有受過系統的家政教育,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停止學習,人要與時俱進,尤其不能觀念守舊。

做家政,要先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僱主的尊重

家政人把自己的這份工作當成一份職業,360行,行行出狀元,在與人打交道的這個服務業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社會知識,不要守住舊觀念, 我乾的就是伺候人的活。

絕對保守客戶的隱私,不亂傳閒話,不參與僱主的事情,注重個人衛生,整潔,每天笑臉做事,積極做事,當然態度好也要有自己的底線,不是任由打罵,注重個人的自身外在和內在的提高,一樣會贏得客戶的尊重和社會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