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30多年前,一批飽含熱血兒女,懷揣報國之志,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奔赴南疆,在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老山前線,把生死置之度外,英勇奮戰、血灑疆場,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守衛邊疆領土,維護了祖國的安寧。創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的精神值得學習,他們的事蹟值得弘揚,他們的高貴品德值得傳頌,在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中,筆者蒐集整理了英雄人物的事蹟,陸續刊出,以獻讀者。

退伍不褪色、永葆軍人本色

記一等功臣、一級傷殘軍人武連慶

老 山 英 雄 譜 (4)

武連慶 男,漢族,1966年出生,山東棗莊人,中共黨員。1984年11月應徵入伍, 1985年3月至86年5月參加邊境自衛防禦作戰,期間被三顆子彈穿透腰椎和左背,負傷20多處,致高位截癱,榮立一等功,火線入黨。被評為特等傷殘軍人(現稱一級殘疾軍人),1989年元月被安置在家鄉休養。

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一.不怕犧牲 捨己奉獻 甘灑一腔熱血

1984年聽黨召喚應徵入伍。自從參軍那天就立志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85年3月至86年5月隨所在部隊赴雲南邊陲參加對越作戰,一年多的時間裡,參加了著名的531、211、那拉戰等大小几十場戰役。堅守老山主峰百餘日後轉到更加艱苦危險的211 、 265等高地,每天往返十餘次穿越或泥濘不堪深及腰部的坑道或佈滿炮擊碎石寸草不生的“百米生死線”往各陣地搶運彈藥給養,後送烈士傷員。在85年12·2收復405高地戰役中,本因三天三夜連續作戰,發著近40度高燒被命令回營地休息情況下,但聽到前方戰事激烈,軍需緊缺,我軍傷亡慘重,毅然頂著高燒,積極搶運彈藥被敵阻擊步槍伏擊身中三顆子彈……

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2. 牢記使命 不忘初心 永保軍人本色

退役30多年退伍不褪色。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離軍不離黨,永葆軍人本色。為了更好的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先後撰寫《熱愛祖國》,《老山戰鬥故事》等演講材料20餘篇,為駐地學校師生及廠礦企業職工做報告上百場,數萬人次聽了報告;

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常去監獄勞教所幫扶幫教失足人員。擔任十多所學校校外輔導員,90年-97年當選區殘聯副主席等職務,並以義工和志願者的身份積極參加社會各項公益活動。經常帶上老婆孩子探望特困及孤寡兒童、捐書助學、資助殘疾學生、走進幸福院。近些年搖著輪椅拖著重殘之軀參加的義工活動累計不下200次,印象最深的就數所幫扶的滕州一個特殊家庭了,小鳴是個智力不算健全的弱智孩子,輕度自閉症,媽媽在自家平房晾曬糧食不慎失足身故,爸爸又是個聾啞等多重綜合殘疾人,跟著老邁的奶奶生活在破爛不堪的舊房內,看到這樣情景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同樣是祖國的花朵,理應同享陽光雨露,每年六一前夕都從自己微薄的撫卹金中拿出部分資金打入其個人生活賬戶內,每到節假日期間帶上書籍、生活用品去陪伴這個可憐的孩子。另外還以愛心媽媽的身份與市婦聯簽約擔當愛心媽媽責任,助養了另2名孤殘單親兒童……

老 山 英 雄 譜 (4)

三.薪火相傳 樹正能量 傳承紅色基因

2018年秋季為了傳承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毅然將獨生女送去軍校,為支持國防建設,圓強軍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雖然國家供養終身,但他依然力所能及的做著事情。勇敢、堅毅、自強不息和熱誠深深感染了身邊的人,兩去四川宜賓看望因截癱併發症需要雙腿截肢的戰友楊秀山,還有棗莊及泰安榮軍院休養的重殘戰友們,現身說法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不給政府添麻煩,發揚老山無私奉獻精神。雖然下肢失去了,但這只是為祖國獻身獻了一半,還有健全的大腦和靈活的雙手,要把這一半也獻給祖國,要身殘志不殘,要用健全的部分去學習、去工作、去創造!為時代的秋天奉獻出一份碩果!為黨的事業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四.砥礪前行 奮力拼搏 踐行黨員職責

退役伊始正趕上所在居委會籌建缺少人手,便主動義務擔任起了文字案頭工作;1990年殘聯成立之初就當選為市中區殘聯副主席,曾冒著嚴寒手搖輪椅走遍市區,實地察看了市區內所有公共場所與設施,寫了五千餘字的論文《無障礙設施及我市現狀淺析》發表在《棗莊社聯通訊》[工作研究]專欄。至今始終保持與全國各地千餘名殘疾人朋友書信、電話交往,平時還利用網絡特意建了【康友之家】【殘駕俱樂部】群,讓更多的朋友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溝通交流,相互勉勵自強不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98夏季轄區發生洪災他第一時間第一現場觀察拍照上傳相關部門並發表在《棗莊日報》讓群眾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老 山 英 雄 譜 (4)

2015年初創辦發起了以器官、遺體捐獻為主題的小雨滴愛心公益組織。並率先向紅十字會遞交了遺體及器官捐獻申請。2016年又籌建生命之歌公益網並擔任棗莊站站長職務,數年間或自費或籌集善款組織多次從未走出家門的重殘朋友遊園活動。身為重度殘疾人每當想到特困弱勢群體,就深感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幫助他們,讓自己的成功及受益與他們分享,對殘疾人朋友常常給以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幫助,即思想上引導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生活上力所能及的接濟他們。

老 山 英 雄 譜 (4)

為夢想砥礪前行 為使命鞠躬盡瘁 願用自己的經歷去激勵更多的人熱愛生活,學會生存 ,善待生命 !願用自己的行動去帶動更多的人來熱心公益慈善事業。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人生只要有愛,不論是殘疾還是貧窮,都可以用愛心去感悟生活,以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回報社會,一樣可以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老 山 英 雄 譜 (4)
老 山 英 雄 譜 (4)

先後被中共山東省委省人民政府特授予“山東省先進兒童少年工作者”、“2013年度身影全國榜樣人物”榮譽稱號以及“山東省自強模範”、“山東省百佳文明市民”。中共棗莊市委 市人民政府 棗莊軍分區授予“棗莊市優撫對象先進個人”、“棗莊市優秀校外輔導員”、“棗莊市文明市民”、“滕州市優秀義工”等榮譽稱號。《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大眾日報》,《前衛報》,《棗莊日報》,中央及省市電視臺、電臺,《報告文學》《兩代人》等刊物雜誌及網絡平臺多次報道了個人事蹟。曾接受團中央身影在線訪談,【活著真好】被收錄進《2012年度身影全國榜樣人物訪談錄》。個人攥寫的《生死情》先後被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收錄進《文山族苗族自治州政協文史資料第16輯 記憶中的老山》及《映像文山(珍藏版)-戰火歲月》系列

老 山 英 雄 譜 (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