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的鄧超:從殺馬特到高富帥,從中專生到名牌大學生

四十歲的鄧超,剛剛步入不惑之年。他與當下流量小生有本質上的不同,他只靠演技,卻自帶流量。

很多人把《幸福像花兒一樣》、《甜蜜蜜》當成是的鄧超的成名作。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拍過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歡樂青春》、《當愛情失去記憶》、《少年康熙》、《明末風雲》等。

“浪子回頭”的鄧超:從殺馬特到高富帥,從中專生到名牌大學生

2006年,憑藉《集結號》中出色的表演,鄧超斬獲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及提名金雞獎;2007年,主演文藝片《李米的猜想》獲金鳳凰獎;2009年,主演武俠片《通天帝國》,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15年,憑《烈日灼心》獲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及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7年,憑《烈日灼心》獲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2018年,憑《影》二度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除了獲得的諸多榮譽,鄧超主演的電影也創造了非常驚人的商業價值,僅一部《美人魚》,就斬獲了超過33億元的票房。

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著無盡的付出和汗水,鄧超也不例外。他努力學習、潛心研究的狀態,令人讚歎;他對提升演技的不懈堅持,令人敬佩。不過,曾經的鄧超並不是這樣。

“浪子回頭”的鄧超:從殺馬特到高富帥,從中專生到名牌大學生

初中時,鄧超極其頑劣和叛逆,13歲的他打了耳洞,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還經常參與校園群毆,名曰“幫朋友出氣”。在很多人看來,這樣典型的“殺馬特”將來肯定沒什麼出息。不曾想,鄧超成功實現了從殺馬特到高富帥的轉變。

因為中學階段的頹廢,鄧超的文化課成績不太好,1995年,16歲的他考入了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成為該校話劇班的一名學生。江西藝術職業學院的前身是江西省文藝學校,2002年才升格為高等專科層次的“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所以在95級話劇班學習的鄧超只不過是箇中專生。然而,“不安天命”的鄧超向“遙不可及的夢想”發起了挑戰,他瘋狂複習,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終於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浪子回頭”的鄧超:從殺馬特到高富帥,從中專生到名牌大學生

到了大學,鄧超並沒有躺在“功名簿”上,仍然保持著奮進向上的姿態。每天清晨,在中戲的校園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或是在跑步,或是在練臺詞。於是同學們送給他一個“戲瘋子”的稱號。

從殺馬特到高富帥,從中專生到名牌大學生,“浪子回頭”的鄧超給了家長們很多啟示。

首先,不管孩子在學生時代有多“不著調”,以後也可能會變得很有出息。

很多孩子到了初中,表現出很強的反叛心理,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且極度幼稚的事情;他們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們脾氣很壞又自命不凡。在這個時期,一些孩子會喜歡上與學習毫不相干的事情,他們不僅自己在校園內外鬼混,還會拉上其他同學。

懶散不幹正事、暴躁不講道理、做了壞事又不敢承擔責任,雖然孩子們如此“不著調”,但不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就會“爛透了”。只要家長不放棄,不斷試著與孩子溝通,就一定會與孩子達成某些共識,從而找到改變孩子頹廢狀態的“秘鑰”。

“浪子回頭”的鄧超:從殺馬特到高富帥,從中專生到名牌大學生

其次,要培養孩子積極進取、不甘人後、勤奮努力的精神,這是所有成功者都必須要具備的素養

鄧超在考大學的過程中付出了百般努力,考取大學後仍然沒有鬆懈。他能走上今天的位置,除了一點點運氣,更多是因為他的積極進取、勤奮刻苦。

每個家長都應創造各種情境讓孩子感受到進取和勤奮的力量,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孩子鑽研和不懈的品質,讓刻苦學習、嚴格要求的精神嵌入到孩子的生命裡。這樣,他們走向成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第三,告訴孩子目標的重要性,與孩子一起規劃目標、專注目標,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輕言放棄。

專注目標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它會大大減少時間成本。一些很努力卻沒有觸碰到成功的人,就是因為沒有專注於某個目標。

每個人的精力都很有限,想取得不凡的成就,只能持之以恆地專注於某個目標、某個領域,家長要告訴孩子目標的重要性,並與孩子一起科學規劃奮鬥目標,才能保證孩子的奮鬥不偏離軌道。

失敗的人生各有各的原因,但成功的人生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抱怨孩子不爭氣,不如趕緊行動起來,孩子的一生或許因此而變得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