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樹崗鄉:做好結合文章 推動鄉村“農旅”新發展

堅持兩手抓、兩促進,做好結合文章,堅持解決實際問題這一導向。肥西縣柿樹崗鄉結合主題教育,推動黨員、幹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用心為黨盡責、用情為民分憂、用力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牢固樹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意識,立足“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依託“農旅”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柿樹崗鄉地處肥西縣西南部,北臨紫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素有“煙雨水鄉”美譽,先後榮獲安徽省環境優美鄉鎮、安徽省森林城鎮、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美村鎮等稱號,旅遊資源豐富。

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柿樹崗鄉結合主題教育,推動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雙節點城市、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合肥,充分用足用活生態協調發展片區的綠色、生態和人文資源稟賦,圍繞打造合肥西南部“後花園”,與時俱進、與市俱進,主動融入大合肥,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思想、新理念,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綠色發展示範鄉鎮。

柿樹崗鄉:做好結合文章 推動鄉村“農旅”新發展

近年來,柿樹崗鄉狠抓旅遊項目引進,積極引進李塘、防虎原生態康養項目,積極打造新街民俗民宿示範項目、淮軍圩堡文化旅遊示範區、十里長蕩景觀等三大區域旅遊招商項目。大力發展精品花木,特色水果、生態水產、精品蔬菜等種養業,持續打造一批集旅遊觀光、休閒採摘、農耕體驗、創意農業、綠色產品供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讓休閒觀光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錢袋子”、合肥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柿樹崗鄉圍繞“一核三軸”格局,統籌做好整村推進、拆舊建新與保留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兩手抓。在北部,緊抓防虎“全縣生態宜居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機遇,圍繞合肥西南“後花園”目標定位,全面啟動防虎、李塘等4村安置點建設。中部鄉政府駐地,著力推進老街道改造,全面啟動老鄉政府以西楊桃路兩側徵遷工作,打通柿樹街道外環線,建設從楊桃路九里溝橋到柿防路的3.5公里的瀝青路;推進丁崗、長郢安置點建設進度,同步啟動聯圩、龍潭、合龍3個村(社區)安置點建設。在南部,結合新街民俗節慶示範項目,積極建設民宿院子、鄉村振興陳列館和研學基地,啟動新街安置點建設。

柿樹崗鄉:做好結合文章 推動鄉村“農旅”新發展

通過一系列舉措,拉框架、強配套、聚人氣,逐步形成以鄉帶村的新格局,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示範鄉鎮。持續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片區聯動、有序推進的原則,圍繞杭埠河治理、德上高速、合六南通道、龍河口引水等重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重大民生工程建設機遇,結合鄉政府駐地環境綜合提升項目,提升鄉村環境,全鄉計劃徵遷面積10萬平方米。全面推進界河、防虎、楊橋、李嘴、周樓等中心村建設,著力構建生態宜居新柿樹,打造令人嚮往的田園風光、美麗鄉村。

農村文化是農旅發展的新內涵。柿樹崗鄉立足自身優勢,咬定爭創“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目標不放鬆,立足鄉村文明,發揮柿樹崗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深入挖掘農耕文化、鄉土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充分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採取符合農村特點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賦予其新時代內涵。

柿樹崗鄉:做好結合文章 推動鄉村“農旅”新發展

柿樹崗鄉還舉辦中國·肥西第四屆(蒿子)粑粑節,積極打造“非遺”之鄉,建設“書香柿樹”,繼續推進全季旅遊文化藝術節。充分發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健身廣場等現有文化設施功能,積極開展各類民間文化活動,舉辦月末大舞臺專場活動和送戲下鄉活動,在把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的同時,也讓來到柿樹崗鄉的人充分的感受到這裡“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濃厚氛圍。

柿樹崗鄉:做好結合文章 推動鄉村“農旅”新發展

柿樹崗鄉是農業之鄉、生態之鄉、文化之鄉,更是綠色之鄉,全鄉堅定不移的走綠色發展之路,著力打造綠色發展示範鄉鎮。柿樹崗鄉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在重中之重,立足鄉情民情,順勢而為,舉全鄉之力,致力實現“鄉村振興新樣板、美麗鄉村新典範、脫貧攻堅新標杆”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