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點震盪,踏空?牛市?聽中信建投首席張岸元怎麼說......


2900點震盪,踏空?牛市?聽中信建投首席張岸元怎麼說......

近期A股市場再度萌動,許多投資者關心當前是否處在新一輪牛市的起點。對這個問題我想長期的判斷和短期的觀點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從長期來看,我覺得有五方面理由支撐A股的長期向好。

——中信建投首席 張岸元

No.1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值得看好

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速不斷的下行,但展望未來的話,3到5年之內依然能夠保持在5%、6%這樣一個年GDP增速的水平上。世界上的發達經濟體基本上增速也就1%或者2%,有很多經濟體甚至都是負增長。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從全球來看依然是值得看好的。

No.2

有貨幣基礎作為支撐

當前主要經濟體紛紛進入到新一輪的寬鬆週期,無風險的利率不斷下行,在歐美的一些國家,它的負利率資產推出的規模越來越大。在這一輪全球的寬鬆過程當中,中國的貨幣政策比較而言是最為剋制的,無論是準備金還是基準利率,它都有相當大的下行空間。但是到目前為止,它往下釋放的進度是非常緩慢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A股的上漲,它是有貨幣基礎作為支撐的。

No.3

中國產業升級大概率會成功

我們相信中國的產業升級大概率會取得成功,依託龐大的國內市場,未來A股市場一定會出現若干世界級的偉大公司。

No.4

股票市場是配置存量財富的主要選擇

從政策面來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尤其是其中的股權融資,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房地產價格被鎖定之後,國內巨大的存量財富需要有新的配置空間,股票市場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No.5

A股估值處在合理區間

第五,無論從國際比較,還是從歷史比較來看,A股目前的估值都處在較為合理的區間,具有長期持有的價值。以上是我們關於長期看好A股的五方面的理由。

但是如果從短期來看,情況可能就會比較複雜。我們簡單回顧一下2018年,應該說A股跌的是比較慘的,最低到了2440。回過頭來看,導致2018年A股下行的主要原因無非兩條,外部是中美貿易戰,內部是國內去槓桿政策所帶來的貨幣政策收緊。那麼在內外兩條線同時收緊的情況下,市場下跌到2400多點並不讓人感覺意外。進入到今年一季度以來,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今年的一季度,很多人預期中美貿易談判會很快達成協議,同時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對市場是非常友好,因此可以說是內外兩個輪子共同驅動,把市場推到了3000點左右。

到3000點的時候,市場又稍微停頓了一下,因為這個時候需要有新的上行的動力。這個時候大家看到了減稅。簡單測算一下增值稅,三個點和一個點的下調,大約能給整個上市公司板塊帶來3000億左右的利潤增厚,那麼如果按照去年的PE倍數不變倒過來乘的話,大概A股市場會有7%到8%的上漲空間。所以從那樣一個維度來看的話,市場大概能漲到3200點。最終市場運行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最高到3188點之後,市場就沒有上行動力了。

進入到5月份之後,中美貿易戰整個把局面做了重大的一個扭轉。我剛剛說過,今年一季度的上漲是內外兩個輪子共同驅動的產物。進入到5月份之後,貿易戰緩和這樣一個預期消失了。與此同時,貨幣政策在今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的頭一個月,表現出非常謹慎的態勢,因此驅動市場到3000點的內外兩個輪子都不存在了,所以市場下跌到去年底的水平是完全能夠得到解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