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界河鎮通渠村:發展集體經濟,讓百姓過得更好

石界河鎮通渠村位於集鎮北面,距鄉鎮政府駐地13公里,是典型的深山貧困村。全村實有人口302戶,1080人,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47人,其中脫貧享受政策11戶26人,未脫貧8戶21人。近年來,通渠村藉助扶貧東風,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百姓生活質量。

2018年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利用駐村第一書記項目資金,積極推進貧困村光伏項目建設。2018年,通渠村利用駐村第一書記項目資金,投資24萬元,建成40千瓦太陽能光伏電站,每年可創收村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以上。

同年通渠村緊緊抓住省林業廳每畝中幼林撫育補貼190元的機遇,積極爭取中幼林撫育項目,通過村委會購買服務,組織村民對轄區天然林進行修枝撫育,既保護的生態環境,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據測算,每畝扣除村民施工費用和參加意外保險費用約110元,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創收80元。通渠村發展中幼林撫育520畝,村級集體經濟創收4萬元。

今年,通渠村利用貧困村集體經濟扶持項目,在白果樹組投資30萬元建設50噸冷庫兩座,菇棚8個,冷庫、菇棚目前已建設完畢,冷庫已簽訂租賃合同,僅此項為村集體經濟創收5萬元,菇棚在下一個生產季節可全部租賃外包,預計可每年增收1萬元。

"只有村集體經濟上去了,才能給老百姓辦更多實事。"看著通渠村新建得文化廣場和在廣場上載歌載舞的人們,通渠村支部書記曹明甫斬釘截鐵地說道:"下一步,我們還得加把勁,讓更多老百姓更好感受到我們鄉村新變化。"(王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