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圈72小時:應用方連夜找技術平臺 技術平臺加大推廣力度

忙碌和興奮是鏈圈人士這三天最大的感受。

週五下午,新華社報道區塊鏈行業相關利好消息之後,原本處在觀望中的人們開始行動。

被打爆的電話、源源不斷的新客戶、排到兩週後的日程表……無論是科技公司、諮詢公司、還是尋求區塊鏈服務的企業、媒體,甚至政府、學界都在參與這場“區塊鏈行業大討論”,熱情高漲。不過,也有從業者呼籲,此時更需沉澱下來做技術,借風口真正推動區塊鏈大規模落地。

互鏈脈搏專訪數位鏈圈相關人士,瞭解他們近幾天的工作狀態和內容,從中觀察這次利好消息為鏈圈帶來的影響。

鏈圈72小時:應用方連夜找技術平臺 技術平臺加大推廣力度

正在推進的區塊鏈項目要加速落地,新客戶“有備而來”

10月25日之前,不少區塊鏈項目選擇秘而不發,進展緩慢。

迅雷鏈商務負責人告訴互鏈脈搏,一些客戶是出於對政策環境的擔憂,也有一些是擔心區塊鏈汙名化現象影響項目落地,不敢快速推進項目。但是這次利好消息一出,迅雷鏈好幾個客戶都在本週一趕到深圳,商討如何加速項目落地。

CFA Block投資人方玉書也有同感,“合作方不停打電話,原有的客戶催著要落地。”

不僅如此,新客戶也從四方湧向區塊鏈技術公司。

單是上週末兩天時間,迅雷鏈就接到了40多客戶的諮詢,有來自農業、商貿、溯源、製造業、供應鏈金融、能源數據研究等多個行業。他們都是一個目的:尋求上鍊。“我們現在都在跟進中”,迅雷鏈相關負責人表示,迅雷過去兩年多一直專注區塊鏈技術研究與落地,因此客戶想要使用區塊鏈的時候,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迅雷鏈,“這兩天我們也在加班加點與客戶討論,區塊鏈技術和他們的業務如何結合。”

優權天成創始人車克達說感覺區塊鏈又火了,因為之前可能幾個月才能接到一單諮詢,現在兩天就有十幾個企業來問。而從前來諮詢的企業中,車克達也看到一個可喜的趨勢,即其有些企業對區塊鏈概念已經比較瞭解,現在更多的是諮詢如何將技術與具體業務結合,“是有備而來的”。

車克達認為,較之以往,這次的區塊鏈熱潮更加註重落地,尤其是民生、政務相關的領域,帶動以前對區塊鏈又牴觸的企業開始轉變。

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醫學總監、產品經理李豔曾介紹,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去年12月啟動,目前主要基於區塊鏈技術和分佈式存儲技術,做醫療領域業務落地。李豔告訴互鏈脈搏,25日之後,身邊一些沒有涉及區塊鏈技術的團隊前來諮詢,詢問項目進展,或是能否和自身業務結合。

收到賀電之後,從業者接下來要做什麼?

不少業內人人士表示,這幾天接到的電話中,一部分是在諮詢業務,還有一部分就是發來賀電。大大小小的會議、採訪,各類媒體持續的報道,也讓許多“業外人士”覺得區塊鏈是一個巨大風口,忙著給“業內人士”道喜。

“新技術的推廣成本非常高”,數鏈卞陽表示,現在國家有鼓勵措施,用戶教育成本會降低,也為他們的溝通減少了許多噪音。過去,數鏈在推廣業務時,哪怕區塊鏈對項目本身非常好,也僅僅只是把區塊鏈方案作為一個可選項供客戶選擇,因為不清楚客戶是否能接受區塊鏈,而說服客戶的成本又太高。但卞陽說,從現在開始,以後在適當的地方,會加大區塊鏈方案的推廣力度。

海爾海創鏈CEO張弢也表示,這次利好會對區塊鏈項目有推進作用,不過對於具體從業者來說,技術發展並非一蹴而就,還需要一系列努力。

接下來,海創鏈還有兩個任務,一是把自身對項目落地的信心傳遞給客戶、合作伙伴;一是抓緊時間把現在的戰略落實,促成落地。

對於像海創鏈這樣的區塊鏈技術方來說,這次利好是驚喜,而藉此東風加速落地也是他們接下來的共同目標。

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李豔就告訴互鏈脈搏,相較於其他團隊的興奮,自己的團隊還比較穩,“因為我們一直在做,後面也都要做”。車克達也表示,作為早期從業者,曾經歷過區塊鏈的一些風口,“希望行業能冷靜下來,藉著這一次的熱潮,真正做到大規模落地,也希望中國的區塊鏈技術也可以走向世界”。

對於區塊鏈技術應用未來的發展,方玉書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這次區塊鏈可能會像2000年的互聯網一樣。”方玉書表示,他們在幾個月前,根據央行、金融系統的一些動態和聲音,就預判區塊鏈風口講至,但是沒想到力度會如此大,“力度創造歷史新高,區塊鏈行業剛拉開序幕,未來5到10年的發展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