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Bugle X

在互聯網的世界,凡是燒錢,皆有回報。2019年的暑期大戰,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一擲千金,燒錢獲客。體現在好未來的財報,燒錢大戰付出的代價是,營銷、推廣成本由上年同期的1.5億元上升至2.6億元,大增73.5%,換來的成果是,招生人數同比大增55%,季度收入9.4億美元,同比增長33.8%。

相比之下,專注線下的新東方,K12業務的季度招生人數實現30-35%的增長,季度收入9.4億美元,同比增長24.6%。互聯網的邏輯,正是高成長。財報發佈當天,好未來股價飆升13%,收盤價42.72美元,市值重回250億美元之上。張邦鑫的身價再次衝破75億美元,為教育圈首富。截至發稿,好未來市值247.67億美元。

- 1-

資本的寒冬,長期投資大減值

燒錢大戰帶來的一大副作用是,2020財年第二季度(截止8月31日),好未來淨虧損1440萬美元,相比上一季度,虧損翻倍。上一季度,好未來出現上市9年來首次虧損,虧損額為730萬。兩個季度相加,好未來2020財年的虧損已達2170萬美元。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根據好未來公司財報整理

虧損的原因有二。一是,營銷費用增長七成,吃掉了好未來的利潤。2020財年第二季度,好未來的營業利潤由上年同期的8090萬美元,下降到6990萬美元,下滑13.5%。一是,資本的寒冬,好未來經受了長期投資大幅貶值的苦楚。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好未來公司財報公佈的部分投資數據

作為國內在線教育最大的金主,好未來一路買買買,參與的教育公司投資不下100起。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投資虧損+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長期投資減值損失為5420萬美元。加上第一季度的5059萬美元的長期投資減值損失,在資本寒冬,好未來光是投資一項,便已損失1億美元。

2019年8月,同為好未來投資的輕輕家教、海風教育實行「全面戰略合作」。「合作」之後,海風教育大規模裁員,滴血圖存。同是在8月,網傳好未來併購DaDa英語,DaDa創始人兼CEO郅慧矢口否認。少兒英語一對一,DaDa一度與VIPKID並稱,處於少兒英語第一梯隊。在DaDa已完成的六輪融資中,好未來參與兩輪,分別為2018年1月的C輪,好未來與老虎基金共同投資1億美元;2019年1月D輪,好未來與華平投資、湧金系旗下的湧鏵投資共同投資2.55億美元。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DaDa融資數據,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在線少兒英語大戰,DaDa不敵VIPKid,已為行業公認的事實。2019年5月,大數據平臺Trustdata發佈在線少兒英語研究報告,VIPKID市佔率68.4%,獨佔鰲頭,DaDa英語市佔率7.8%,名列第三。海風教育大舉裁員,估值下降,自不待言。DaDa英語市佔率僅為行業老三,又經歷過一輪動盪不寧的內部反腐,能否保住高達15.3億美元的估值,尚不好說。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Trustdata在線少兒英語市場數據

- 2-

線下線上,孰輕孰重?好未來選線上

好未來的業務,線上的學而思網校大手筆燒錢,是面子,線下的學而思培優低調下沉、擴張,是裡子。換個說法,線上燒錢,是押注未來,線下下沉,則是低調吸金。

在好未來的業務構成中,一再重金刷屏的學而思網校營收佔比不到20%,好未來絕大部分的收入、利潤由線下業務貢獻。2020財年第二季度,好未來的線下業務已擴張至69個城市,共有758個線下教學中心,一個季度新增了33個教學中心。恰成對照的是,上一季狂飆突進的新東方反而慢了下來,同期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僅增加線下學習中心7個。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根據好未來公司財報整理

在某種程度上,K12課外輔導就是在販賣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焦慮。小升初業務,好未來一騎絕塵,憑藉小學數學的成功,享有傲視群雄的市佔率。好未來面臨的新問題是,在中學業務佔據優勢的新東方已發佈小學業務的新產品,與好未來迎頭PK。2020財年第一季度,新東方的小學業務增長38%,預計在下一季度增長50%。

引入中小學業務的新產品之後,新東方以營銷費用增長1.9%的微弱代價,換來了營收增長25%,中小學招生人數增長30%以上。小學階段,新東方的留存率甚至高達90%。在打破小學業務一家獨美的「壟斷」之後,好未來即將越來越多地遭遇新東方的正面PK。

線下、線上,孰輕孰重?新東方毫不猶豫選擇線下,確立「專注線下」的戰略。好未來,在線上浸淫太深,對於線下業務措辭含糊,只表示「逐漸加速」、「稍微加快」線下業務擴張的步伐。好未來一向在講一個在線教育「高成長」的故事,在線撒錢擴張,正是好未來的既定方向。

- 3-

公民同招時代,小升初「高成長」面臨大考

根據不考慮股權激勵成本、長期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的非美會計準則,「激進」的好未來,經營利潤1.3億美元,「保守」的新東方2.6億美元。論「賺不賺錢」,新東方正好是好未來的兩倍。資本市場上,新東方市盈率不足60倍,好未來在暴漲之後,動態市盈率高達120倍以上。

對於線上、線下的不同選擇,資本市場的偏好與否,一目瞭然。即使是連續兩季度虧損,押寶在線未來的好未來,也在季報公佈前後啟動了一波大行情,近250億美元的總市值令不足200億總市值的新東方相形見絀。

K12燒錢大戰誰贏?連虧兩季,好未來股價為何不降反升

好未來股票最新走勢,數據來自雪球

然而,在傳習邦看來,好未來的線上、線下業務,實際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對於好未來而言,線上業務乃是建築在線下業務的堅實地基之上。一旦線下業務出現停滯,學而思網校的線上業務,必將終結高成長的高光時刻。好未來的線下業務,果真「安全」嗎?

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為一項國策。實際執行的效果是,名(民)校掐尖,明裡暗裡仍在舉辦各種小升初的選拔考試、面試。小學奧數起家的好未來,在一場小升初的焦慮營銷中拔得頭籌,割到了最大一捆韭菜。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自上而下推動小升初的根本性變革,對症下藥推出公民同招+搖號入學的小升初新政。全面取消義務教育階段選拔性考試、全面推動免試就近入學,販賣焦慮的小學奧數、小學培優,豈能一再重演「高成長」的神話?

對於小升初相關業務佔比營收近八成的好未來而言,公民同招、搖號入學的時代,高成長果真可以長久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