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不明覺厲”的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讓你“不明覺厲”的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近日,區塊鏈這個一度沉寂的話題再一次被推上高峰。

在利好消息刺激下,區塊鏈概念股10月28日掀起漲停潮,截至當日收盤,逾百股集體漲停。交易行情顯示,10月28日早盤,區塊鏈概念股集體爆發,Wind區塊鏈指數早盤上漲8.97%,漲幅位居榜首。該指數收錄的52只個股早盤全線上漲,其中40只個股漲停,漲停率高達76.92%。

让你“不明觉厉”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對於“區塊鏈”這個詞,很多人表示“不明覺厲”,究竟什麼是區塊鏈?它將把人類生產生活“鏈”向何方?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數據庫,是分佈式數據存儲、多中心的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種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從技術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到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技術問題。

通俗地講,可以把區塊鏈比作一種“賬本”。傳統賬本由一方“集中記賬”,這種新式“賬本”則可以在互聯網上由多方參與、共享,各參與方都可以“記賬”並備份,而每個備份就是一個“區塊”。每個“區塊”與下一個“區塊”按時間順序線性相連,從而形成一根鏈條。其結構特徵使記錄無法被篡改和偽造。

让你“不明觉厉”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區塊鏈記的“賬”不只是狹義上的交易信息,它可以通過編程來記錄幾乎所有對人類有價值的事物:出生和死亡證明、結婚證、所有權契據、學位證、財務賬戶、就醫歷史、保險理賠單、選票、食品來源以及任何其他可以用代碼表示的事物。因此,它在金融、社會生活、政府管理等方面擁有廣闊應用前景。同時,分佈式數據也保證了“賬本”高度安全。這種“賬本”是“集體共管共存”,由於不存在一個集中“賬本”,攻擊者找不到單一入口,難以破壞相關數據。但若向區塊鏈輸入數據時存在弄虛作假行為,那麼整個區塊鏈技術對數據真實性的保護就顯得形同虛設。

區塊鏈的最大價值,主要體現在數據不可篡改與彼此共享,但這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數據來源必須真實可靠,否則區塊鏈反而成為一些弄虛作假者騙取信任從中牟利的“工具”。

让你“不明觉厉”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目前,區塊鏈已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一個前沿陣地,全球科技大國正加緊在該領域佈局。美國不斷完善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公共政策。今年7月,美國參議院商業、科學和交通委員會通過了《區塊鏈促進法案》,指出區塊鏈可能的應用領域包括防止稅務欺詐、醫療保險跟蹤、社會保障福利體系、政府檔案管理等。根據領英2018年的數據,對於區塊鏈的人才需求實際上從2015年就開始出現增長了,不過爆發期是在2016年到2017年,僅僅是計算機軟件行業,對於區塊鏈的人才需求在那兩年增加了3倍。

让你“不明觉厉”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中國國務院2016年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區塊鏈技術列為戰略性前沿技術。2018年6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鼓勵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研究與探索。

很多人將區塊鏈和比特幣二者混為一談。其實,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最為人熟知的應用,該系統不依靠中心機構運營管理卻運行多年,很大程度上證實了作為其基礎的區塊鏈技術的可靠性。

區塊鏈未來已來,但也要保持理性。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相伴而生,但區塊鏈技術創新不等於炒作虛擬貨幣,應防止那種利用區塊鏈發行虛擬貨幣、炒作空氣幣等行為。同時還要看到,

區塊鏈目前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在安全、標準、監管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大方向沒有錯,但是要避免一哄而上、重複建設,能夠在有序競爭中打開區塊鏈的想象空間。

(部分內容整理自新華社 人民日報 第一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二三 有趣的數據要和小夥伴分享鴨。

END

今日,區塊鏈概念股近百隻漲停

让你“不明觉厉”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八家公司被美國拉入“黑名單”,核心是因為這個

有趣的數據要和朋友分享鴨

让你“不明觉厉”的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