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前生物:勾稽財務數據 銷售收入與採購涉嫌虛假披露圈錢明顯

科前生物:勾稽財務數據 銷售收入與採購涉嫌虛假披露圈錢明顯

目前,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科創板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公司於10月22日上會獲通過,離科創板註冊發行又近一步。但受非洲豬瘟影響,2019年業績大幅下滑,2019年上半年銷售金額較上年同期下降 21.80%,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23.36%。業績下滑的同時,公司知識產權同樣缺乏獨立性。

公司與華中農大合作研發取得 26 項新獸藥註冊證書,根據公司與華中農大簽署的相關協議,公司在存續期內無償使用豬偽狂犬病滅活疫苗、豬偽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等技術成果,華中農大及華農資產公司也有權許可第三方使用共有技術成果,但在同一時期內許可使用的第三方超過五家,則需獲得發行人同意。如果華中農大許可第三方使用共有技術成果,會導致市場上競爭對手增加,產品競爭可能加劇,從而對公司未來業績蒙上陰影。

除此之外,《每日快報》經過仔細分析,公司還存在嚴重的採購勾稽問題,讓銷售收入及採購上千萬資金難尋蹤跡,存在虛假披露可能。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經銷模式收入分別為23570.82萬元、35147.90萬元、40388.45萬元,其中未開票已申報收入為1160.91萬元、21164.87萬元、21891.37萬元,上會稿除此之外並沒有披露直銷未開票已申報收入,因此可以確定報告期內,公司開票確實收入金額分別為37878.85萬元、42118.62萬元、51638.64萬元。

上會稿披露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40772.42萬元、59770.12萬元、68753.02萬元、25684.88萬元。根據增值稅16%銷項稅計算,公司開票收入金額應為43939.47萬元、48857.60萬元、59900.82萬元,算上未開票確認收入,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應為45100.38萬元、70022.47萬元、81792.19萬元。

2016年至2018年披露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金額合計分別為3336.80萬元、6276.44萬元、9859.59萬元,2017年、2018年分別增加2939.64萬元、3583.15萬元。根據上述計算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應為45100.38萬元、70022.47萬元、81792.19萬元,與招股書披露金額相差4327.96萬元、10252.35萬元、13039.17萬元,除去2017年、2018年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增加金額2939.64萬元、3583.15萬元,2017年、2018年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額與招股書披露相差7312.71萬元、9456.02萬元。

經銷模式之下,與經銷商串通成為歷來擬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財務舞弊手段的根源。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模式收入金額分別為23570.82萬元、35147.90萬元、40388.45萬元、16474.73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分別為64.58%、56.25%、55.32%、58.05%,佔比均超過五成以上。在眾多上市及擬上市公司之中,公司對經銷商未開票已申報收入佔經銷商模式收入比例算上獨樹一幟,未開票已申報收入佔經銷商模式收入比分別為4.93%、60.22%、54.20%、64.32%,如此之大的佔比讓人不得不懷疑公司通過與經銷商串通虛構營業收入。

2017年公司經銷模式之下部分供應商存在一定的造假嫌疑,報告期內鄭州惠濟鑫苑獸藥經營部一直位列公司第一大經銷商。據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2014年8月22日,性質為個體工商戶,2016年、2017年該客戶年報披露銷售總額僅為61萬元、15萬元,納稅總額金額分別為21233.5萬元、1.9634萬元,資產總額分別5萬元、8.5萬元,從業人數僅為5人。2016年至2019年1-6月份公司對該經銷商銷售金額分別為1789.58萬元、3656.69萬元、4258.58萬元、1077.15萬元。

對從業5人的一個個體工商戶,2018年銷售金額至少在4258.58萬元之上,人均銷售金額851.72萬元,該企業的銷售人員實力不容小覷。

公司另外一家經銷商高州市栢源獸藥經營部,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9日,性質為個體工商戶,2018年公司對其銷售金額為989.19萬元。經銷商四會市精誠達動物保保健有限公司,2016公司對其銷售金額為930.38萬元,如此好的經銷商卻在當年5月19日註銷,讓人不得不懷疑對其銷售收入的真實性?


科前生物:勾稽財務數據 銷售收入與採購涉嫌虛假披露圈錢明顯


另外,公司存在大量第三方回款情況,2016年第三方回款金額為9434.56萬元,佔當期回款比為23.46%,第三方回款也是滋生虛構營業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存在第三方鉅額回款也讓公司營業收入真實性大打折扣。

採購金額與現金流量表支付存疑

根據招股書披露前五大供應商及佔採購總額比例可以計算出,2016年至2018年採購總額分別為5983.85萬元、10295.83萬元、10222.90萬元。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招股書披露2016年至2018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金額分別為2725.96萬元、4126.27萬元、4086.45萬元,2017年、2018年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金額增加1400.31萬元、-39.81萬元。在合併現金流量中,公司披露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5749.04萬元、6408.55萬元、4615.30萬元。公司2017年、2018年採購金額與披露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相差3887.28萬元、5607.60萬元,結合2017年、2018年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金額增加1400.31萬元、-39.81萬元,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採購總額實際相差2486.97萬元、5647.41萬元。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活疫苗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4.22%、82.32%、98.83%、84.40%,產銷率分別為94.57%、96.13%、93.38%、80.97%。滅活疫苗產能利用率分別為45.38%、72.06%、65.84%、55.89%,產銷率分別Wie97.98%、88.32%、96.22%、88.96%。在滅活疫苗產能利用不足情況之下,公司仍然募資擴產暴露圈錢嫌疑。

2016年至2018年公司共實行現金分紅2.65億元之後,賬面上貨幣資金仍有6.40億元,說明公司現金非常充沛。但是,公司擬使用募集資金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