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BAR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1917年,美國對德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然而登陸歐洲戰場的美軍這才發現他們攜帶的機槍火力並不足以打贏當時的塹壕戰,必須仰賴同盟法軍、英軍供給武器裝備,於是美軍決定大規模訂購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簡稱BAR。

發展歷史

在美軍登陸歐洲之前,著名武器設計師約翰·勃朗寧就在國會推銷過這種槍,然而卻因為缺乏塹壕戰經驗和官僚主義等原因致使這種武器遲遲無法得以生產裝備,而此時法國十分“貼心”的兜售了一波他們的紹沙機槍,然而這種垃圾的機槍更加加重了前線士兵的不滿。

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著名武器設計師約翰·勃朗寧

到了1918年,BAR終於趕上一戰的末尾,雖然名為自動步槍,然而它卻是一種混合型武器,介於輕機槍和突擊步槍之間,作為機槍來說,它的重量輕,便於攜帶,但持續射擊能力較弱,作為突擊步槍來說,它又太長太重了。

性能規格

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BAR),口徑7.62毫米,重量7.26千克,槍長1194毫米,射速550發/子彈。

BAR在當時的機槍中的確是一個另類,在一戰時,它甚至沒有安裝任何輔助支撐的,需要臥姿進行射擊,但即便如此BAR優異的性能依然給美軍士兵留下了深刻印象。BAR整體制作精良,在惡劣條件下也不易損壞,機械裝置採用氣動操作,需要維修時可以快速拆分成為70個零部件,組裝也相對便利。

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勃朗寧和他的作品BAR

然而這把槍的缺點也不少,首先是其過輕的重量,使得它在連續射擊的時候難以控制,因此在美軍的使用教程上著重指出BAR只能用於點射,並且每次點射不能超過5發,才能保證它的準確度。即使這樣,20發的彈容量也只夠射擊4次,因此射手不得不默數剩餘彈藥數,以便及時更換彈匣。

超長的壽命

BAR在一戰結束後得到了三次升級,到了1938年,戰火密佈的歐洲使得美國決定繼續使用它。在太平洋戰場上,BAR作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班組機槍,沉重的打擊了負隅頑抗的日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加腳架的BAR

二戰結束之後,BAR作為國民衛隊的武器使用到70年代才撤裝,除此之外,它還通過美國的軍事援助計劃出口到許多國家的軍隊中,有的一直沿用到90年代。

BAR的壽命如此之長不僅僅與它的性能有關,更因為它是除了春田M1903步槍之外,最早“全美製造”的武器。它的出現向世人展示了美國輕武器的質量,可以說它是美國軍工行業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仿製的FN BAR

結語

BAR在美國的輕武器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把武器不僅在一戰中的歐洲戰場上解了美軍的燃眉之急,也同樣在之後的戰爭中證明了它無可替代的價值。

勃朗寧自動步槍:最早的全美製造武器,被當作軍事援助出口世界

我軍也曾使用繳獲的B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