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生乳用途分級技術”發佈

10月29日,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廣東農墾及燕塘乳業聯合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奶業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發佈了我國首個“生乳用途分級技術”。

據瞭解,該研究掌握了我國奶類質量安全變化特徵、有效將生乳分級,實現了優質奶源與優質加工工藝融合,併成功構建了涵蓋“飼料—養殖—加工—產品—物流”的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評價數據庫。

該研究構建了以活性酶類、活性蛋白和糠氨酸為核心的優質乳品質三維評價技術,用科學數據詮釋了“優質奶產自本土奶”的基本特徵。

我国首个“生乳用途分级技术”发布

長期以來,國人面對國產奶製品的質量認知普遍存在偏差,國內消費者對民族奶業消費信心普遍不足,從而致使大量進口奶製品進入國內市場。

國家對該狀況高度重視,提出了明確奶業發展目標任務和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同時,著重強調了健全了法規標準體系,包括修訂提高生鮮乳、巴氏鮮奶等國家標準,建立生鮮乳質量分級體系和工藝標準。

由國家農業部授權“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業創新團隊”在全國範圍內所實施及推廣的“中國優質乳工程”,成為奶業的一場革命,試圖通過以巴氏鮮奶對全產業鏈體系的高標準要求,倒逼乳企構建優質全產業鏈質量管理體系,對牧場、工藝和管理制定高標準。

巴氏鮮奶採用72-80℃左右的低溫殺菌,能最大程度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營養。作為優質奶製品,巴氏鮮奶在發達國家佔比均在99%以上,但我國巴氏鮮奶市場佔有率則低於20%,與國際消費主流形成巨大反差。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指出,不同的加工工藝生產出來的牛奶,品質與營養差異很大。“鈣與蛋白質僅是牛奶的基礎屬性,而天然活性營養才是牛奶真正的核心價值。”王加啟表示,巴氏鮮奶最大化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營養,讓國民喝上優質的牛奶,是養殖業的核心價值,也是乳品企業的社會責任。

當天,21世紀經濟報道從燕塘乳業(002732.SZ)獲悉,該公司將攜手象徵著新時代廣州城市印記和文化圖騰的標誌“廣州塔”,聯合推出更高品質標準的“新廣州”系列鮮奶產品。該系列產品除了限定高品質專供奶源,更將採用更為先進的75°C活性進階新基準,可更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營養。

我国首个“生乳用途分级技术”发布

今年前三季度,燕塘乳業實現營收10.92億元,同比增長13.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70.95%。其中,7-9月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11.8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10.06萬元,同比增長97.26%。

對此,燕塘乳業表示,隨著廣州開發區旗艦工廠產能的逐步釋放,精準營銷和深度營銷有效開展,使得公司實現良好的經營效益和較大幅度的業績增長。公司預計2019年年度或將實現盈利1.22億元至1.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淨利潤變動幅度為190%至270%。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