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孤獨的人站的離親人更遠

研究發現,孤獨的人站的離親人更遠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那些說自己感到孤獨的人報告說他們遠離朋友和家人。圖片來源:istockphoto.com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感到孤獨的人也會說,他們坐或站的地方離親朋好友較遠。即使根據婚姻狀況和性別、焦慮和抑鬱等其他因素進行調整,他們對親密伴侶的“私人空間”也比那些報告孤獨感較少的人要大。

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上的兩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調查了近600名美國人男性和女性更喜歡在不同人群(包括朋友、家人、戀人和熟人)附近坐或站的距離。平均而言,孤獨感會使一個人遠離親密朋友圈的幾率增加一倍。(這對他們願意與熟人或陌生人站多遠沒有影響)。

“據我們所知,這是人際距離偏好和孤獨感之間聯繫的第一個直接證據,”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埃利奧特·萊登(Elliot Layden)說。“這一發現在孤獨干預的背景下可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如客戶-治療師的互動和社區項目尋求戰勝孤獨。”

即使科學家調整了人們所經歷的社會互動的程度,這種效應依然存在;例如,那些在高水平的社交活動中感到孤獨的人仍然保持著距離。

“即使在人群中或婚姻中,你也會感到孤獨——孤獨實際上是你想要的和你擁有的之間的差距,”大腦動力學實驗室主任、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科學助理教授、該論文的資深作者斯蒂芬妮·卡奇奧波(Stephanie Cacioppo)說。

研究報告的作者表示,這符合斯蒂芬妮•卡奇奧波(Stephanie Cacioppo)和她已故的丈夫約翰•卡奇奧波(John Cacioppo)開創的孤獨進化模式。卡奇奧波是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學教授,曾擔任蒂芙尼和瑪格麗特•布萊克(Tiffany and Margaret Blake)的傑出服務教授。Cacioppos在這一領域的改革工作將孤獨感與身體健康結果聯繫起來,包括睡眠障礙、炎症和早死。

進化模型表明,儘管孤獨感可能會促使人們與他人更親近,但它也會增強一個人的短期自我保護本能,觸發一種遠離他人的本能。Cacioppo之前使用神經成像技術進行的研究發現,孤獨的人對社會威脅(如社會排斥或人際敵意)的警惕性更高。

斯蒂芬妮·卡奇奧波說:“這種‘生存模式’意味著,即使一個孤獨的人想要更多的社交活動,他們可能還是會無意識地保持距離。”“我們希望,通過有意識地關注這一問題,我們可以減少離婚作為孤獨的副產品的發生率,增加人與人之間有意義的聯繫。”

卡奇奧波說,她和她的團隊正努力將這一發現納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一個項目,以減少孤獨感。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她希望探索個人空間中的性別差異;男人總是比女人更喜歡更大的私人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