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5G剛出,6G已經蠢蠢欲動

今年是5G商用元年,這就意味著6G的研發已經整裝待發了。

在這個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唯有科技的不斷更新,才能推動世界的發展。

預計在2020年,5G的開始普及,而再過十年,到2030年,6G時代的到來,將會在眾多性能中比5G提升10到100倍。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僅僅是網速的變化,4G時代,每秒數據傳輸的速度達到幾十兆,到了5G,這個速度提升10倍以上,達到了1G(千兆)每秒,

而十年後的6G,可以實現網速的飛躍提升,每一代網絡的速率,都比上一代提升一個數量級。

有很多人可能會問:

"5G不是剛發商業牌照嗎?5G還沒上怎麼就搞起了6G?"

"難到5G只是過渡,6G會很快就淘汰掉5G了嗎?"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是大多數人對啟動6G研發的疑問。

什麼叫做研發?研發就是在科技路上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其實早在3G研發的時候,已經有許多機構對5G開始了調研。

科技前沿:5G剛出,6G已經蠢蠢欲動

如果現在,華為爆出消息開始7G的調研,我想也不為過。

在技術的角鬥場,唯有不斷創新才能穩住陣腳。

暫且來討論6G,大帶寬和高速率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們都知道,5G連接是"人-機-物",即"物聯網",而6G將會是超過5G的"物聯網",未來實現"萬物互聯"。

大家可能對"萬物互聯"這個詞比較陌生,這是將整個人文社會和外部物理世界進行緊密的連接。

在整個通信網絡,6G不同於5G的是,6G將要構建一整張覆蓋全範圍"空天地海"的網。

科技前沿:5G剛出,6G已經蠢蠢欲動

現如今,5G的競爭大局已經定格,但是激烈在於未來的6G研發上的競爭。

到目前為止,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和日韓等國已經開始緊張的6G研發部署,對於6G採用太赫茲頻段通信,這就意味著網絡容量的大幅提升。

太赫茲波頻率被視為6G潛在的核心技術之一,這是一項在通訊領域中未曾發掘的新大陸。

而這一項技術的特點就在於高頻率,在曾經的1G到如今的5G,都是優先以低頻段進行開發,但是目前的移動通訊領域對頻段的要求不斷提升,頻段越高,帶寬則就越大。

但就像銀幣一樣,太赫茲頻段有兩面利弊性,頻率越高,這也就代表波長越短,意味著信號衰減的幅度越大,但是類似的問題,其實也出現在5G上。

科技前沿:5G剛出,6G已經蠢蠢欲動

韓國首爾已經開始啟用5G,建立大多數基站,但是用戶體驗發現,信號並不是特別穩,這表明距離越短,未來在建造信號基站要越密集。

雖然就目前說,波長短,但是在往後的研究我相信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在2012年,李少謙團隊研究太赫茲通訊項目的時候,起初發現太赫茲波的傳播距離只有僅僅五米,但是在研究後發現,在沒有任何外物阻擋的時候,可以達到一公里以上。

通過衛星來實現全範圍覆蓋,有可能成為6G對速率作為的補充,所以將來,會是天地一體化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