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硅片價格穩如泰山 部分光伏企業生產升本大PK

10月24日,隆基股份官網公佈了單晶硅片的最新報價,156.75、166尺寸的單晶硅片價格不變,與之相對的則是多晶硅片的不斷下調,以及通威太陽能多晶電池片價格的大幅下降,降幅達0.07元/W。

在單晶硅片企業百家爭鳴的現在,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是怎樣的呢?生產成本是各企業的秘密,筆者列舉的數據也是道聽途說,不一定對。

隆基產能最大生產成本最低

目前隆基的產能最大,生產成本也最低。隆基2019年產能將接近40GW,2020年產能將達到65GW,未來將超過90GW。

隆基生產基地多如牛毛,如保山隆基、麗江隆基、銀川隆基、楚雄隆基、西安隆基等,其各個生產基地之間生產成本互相競爭,目前隆基先進基地的拉晶成本低於40元/公斤,單片的非硅成本低於1.2元/片,單片硅片的生產成本低於2.3元/片。

隆基的成產成本做得如此低除了隆基的股東都是學技術出身,高瞻遠矚,一直堅持單晶的生產研發之外,和隆基的佈局也有很大的關係。如隆基的第二大股東李春安先生也是大連連城的董事長,而大連連城主營業務為單晶爐、開方機、切片機等設備,大連連城還收購了美國單晶爐生產企業凱克斯Kayex。另外,金剛線龍頭企業楊凌美暢據說也是隆基扶持起來的,隆基還要在保山生產炭炭材料。有這些專業的設備和輔材企業給隆基做後盾,隆基的護城河變得更寬更深了。

晶科生產成本僅次於隆基

目前晶科的單晶硅片生產成本僅次於隆基,這也是晶科敢在樂山、青海繼續擴產單晶的底氣,晶科規劃單晶硅片產能超過25GW。晶科目前雖然在組件端產能最大,但是晶科成本控制得最好的環節反而在硅片端。筆者預計,晶科單晶硅片的生產成本兩年內將降到1.5元/片(156.75)。

中環盈利豐厚

中環硅片的生產成本未知,但是其生產成本據說比晶科的單晶硅片生產成本略高,不過中環2019年仍然盈利頗豐。

中環股份10月8日早間披露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6.82億元-7.12億元,同比增長60.2%-67.25%。其中,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3億元-2.6億元,同比增長82.89%-106.74%。

中環股份表示,業績增長的原因一是通過嚴格成本費用控制、有效實施精益化管理,內部經營管理及智能製造的不斷提升、優勢產能的不斷釋放,有效降低了經營成本,持續保持盈利能力;二是隨著光伏行業單晶化進程加速,公司發揮單晶產品議價優勢,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錦州陽光拉晶成本

錦州陽光是香港上市公司,與隆基、中環一樣一直從事單晶硅片、單晶電池、單晶組件的生產製造,雖然比較低調,但是成本控制實力不容小覷,其拉晶成本也是在40元/公斤左右,比隆基、晶科的拉晶成本略高。

無錫上機的拉晶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介入單晶硅片生產的無錫上機,大家都知道,無錫上機老本行是生產切片機,趁著單晶硅片的高利潤,強勢介入單晶硅片的生產領域,卻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一鳴驚人。筆者獲悉,無錫上機單晶爐的日產能為125KG/天,該數據比某些長期從事單晶生產製造的企業的日產能還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