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與《敕勒歌》

黃庭堅與《敕勒歌》

南宋的洪邁把自己四十多年的讀書心得彙編成《容齋隨筆》,其中記錄了一段關於黃庭堅的詩《題陽關圖》的隨筆,裡面把《敕勒川》這首詩的來歷作了說明。

黃庭堅的《題陽關圖》詩中說:“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他的文集中又有《書韋深道諸帖》說:“斛(hú)律明月,是鮮卑人,不是以文章出名。 北齊鮮卑皇帝高歡因重兵被困於敕勒川,便召斛律明月作歌解悶。(雖然是他)倉促完成的作品,但語言竟如此雄壯有力,氣勢磅礴,這大概是因為作者毫不掩飾地抒發感情、描繪當時真實情景的緣故吧!”

我查考《古樂府》中有《敕勒歌》,實際上是北齊高歡攻打北周的玉壁時慘遭失敗,由於悲憤過度而生病,於是讓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歡親自和樂。歌詞本是鮮卑語,內容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黃庭堅所題寫的《陽關圖》和詩中所引用的(典故),大概都來源於此。但是他把斛律金誤以為斛律明月。斛律明月的名字叫光,是斛律金的兒子。高歡是在玉壁被打敗,也不是被困於敕勒川。

黃庭堅與《敕勒歌》

魯直①《題陽關圖》詩云:“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又集中有《書韋深道諸帖》雲:“斛(hú)律明月,胡兒也,不以文章顯,老胡似重兵困敕勒②川,召明月作歌以排悶。倉卒之間,語奇壯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予按《古樂府》有《敕勒歌》,以為齊高歡攻周玉壁而敗,恚(huì)憤③疾發,使斛律金唱《敕勒》,歡自和之。其歌本鮮卑語,詞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魯直所題及詩中所用,蓋此也。但誤以斛律金④為明月。明月名光,金之子也。歡敗於玉壁,亦非困於敕勒川。


註釋

①魯直:指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工詩文,擅長行書、草書。蘇門七學士之一。

②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帶。

③恚憤:怨恨,憤怒。

④斛律金:敕勒人。本名敦,字阿六敦,北齊開國勳臣,官至左丞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