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來自大洋彼岸亞馬遜員工的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外企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今天的“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外企。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哀嘆到。肉身翻到美帝半年,感覺要抑鬱了,西雅圖和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工作4年,想求個p7同等的級別,回去可行嗎?灣區生活成本賊高,稅也高。每年存錢不到10w刀。灣區這裡就感覺壓抑,毫無歸屬感,毫無認同感。而且文化也不能融入。思想感覺差挺多的,這邊的華人圈子接觸到的都是親美的,無法認同。自己綠卡已經排著了,但按照現在這個趨勢至少5年起了,eb2。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我之前在國外讀書,後來回國工作了一段時間又出來了,感覺自己蠻折騰,現在年紀大了揹負的也多了,在國外感覺格外壓抑。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結婚了,老婆過來無法找工作,這邊只有碼農的工作,這個比較煩,老婆來了只能以後在家帶娃,以後回國再找工作又會被歧視。現在回去有點尷尬了,剛待半年,怕被說不穩定,怎麼著先熬完一年吧!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有網友說到。怎麼了,不好麼,一年兩百萬,回來了沒這待遇。咋回事? 不好麼?吃喝不慣吧?街也沒得逛了?你得適應,在那起碼你有命。不香嗎?你這是我的終極理想。我還在惆悵如何肉身出國,可以去溫哥華,亞麻,那裡華人多,我廠有人去。真是圍城,都是自己體驗過才知道選擇適合自己的。

也有網友吐槽國外的生活。灣區真的特別壓抑,預約心理醫生都要排隊很久,真的是圍城。不值得,先去看看心理諮詢吧,心理諮詢在美很正常和普遍的。沒有在美國讀過書有本地資源的確很難混。之前勸過很多國內想transfer的,據我瞭解的翻牆來的沒有一個混的比國內好的。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也有網友認為。圍城呀。國內的挖空心思要出去,你到好,還要回來。回國前建議和我一樣拿一個綠卡,我當時也是和你想法一樣討厭單調乏味的生活回國的,但是兩年下來發現不值。另外建議往la跳,華人多一些。真心建議考慮留下來。和你回國決心一樣大的人不計其數,但是結婚養娃後才會發現國內外差距。

也有網友感慨到。還不到十萬,我估計你一年也就存五萬。到手就本來只剩一半多一點,你不吃不喝?每年都有回去的人,最後都後悔了,圍城啊,我把福報換給你吧。回來996休福報就舒服了?國內有多少人想出去的,都是圍城,最好還是積極融入當地。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有網友分享到。頭條北美包裹可以碾壓fg,前提是面試表現好。灣區貧困線一年稅前30萬,到手60%18萬。生活開銷8萬一年沒問題,是能攢下10萬。出去混了一陣子,總感覺漂在異國不安寧,吃不慣,華人圈子也就那麼大,做個少數群體真的挺壓抑。當然,每個人都有偏好,適合自己就好。回到國內,走在馬路上,看人群熙熙攘攘,內心無比踏實。

也有網友爆料到。亞馬遜一年三十萬?你怕是對亞馬遜有什麼誤解?臉書上三十萬也難。亞馬遜確實難點,臉書薪資30萬遍地走,只要5級就有。而且臉書規定3升4,4升5分別必須兩年內完成。你只要看到任何畢業在臉書工作待滿4年的,全部在30萬以上。不過,亞麻過去4年股票漲了3倍。所以如果4年前進亞麻待到現在的,30萬估計也不是問題。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也有網友分享到。出去就不要想著個人發展了,如果追求生活環境的需求超越了其它一切,並且接受平靜如水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那就出去試試吧。我在國外上學六年,回國工作,無數人問我是不是傻不留到國外。我只想說,你們羨慕國外之前,先出去生活一年,不要用遊客視角。

積累下經歷,滿兩年應該就差不多了,從亞馬遜回來國內大廠應該能給個好級別。年薪二十萬美金的話,攢三年錢,回來去二線當領導,有車有房美滋滋。我也是國外讀書國內工作的,各種感受還是看自己,有人能適應,有人就不能。

也有網友分析到。那是你們不能適應那環境,真的適應了會感覺有些居住環境很好,安靜、舒服、沒有那麼糟雜。裡外都有困局,人間不值得,但我們來一場,總要努力做點什麼吧?加油!能承受什麼?能放棄什麼?能選擇什麼?

亞馬遜員工感慨:國外工作半年,灣區的生活讓人吐血,想回家了

看了網友這麼多回復,筆者最後再總結幾句。

類似的職場圍城效應其實我們屢見不鮮。不知道各位職場人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感覺自己當下的職業現狀已經焦頭爛額,很想走出去,但是卻依舊原地打轉,無力邁開第一步呢?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困境就是一座圍城,身處其中的盡力想逃出去,逃出去後輾轉反側,又開始羨慕圍城裡的安逸自得,在不斷的痛苦糾結裡,發現時光已過半。

正如文章裡哪位亞馬遜員工描述的那樣:”我很想逃脫灣區的工作,可是我又擔心放棄後,將來的自己會後悔,該怎麼辦呢”。

對於職場圍城,你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留言與筆者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