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和短板,高校應該怎樣破?

當今世界,以智能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教育革命的匯聚發展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科技版圖和創新格局,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意義深遠,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指出,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是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創新創業教育深入推進的今天,短板和不足該如何規避和改進?本期,我們約請專家,並結合我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美國高校創新創業經驗,共同探討。

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和短板,高校應該怎樣破?

▲2019年10月12日,浙江省德清縣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王正攝/光明圖片

自1999年清華大學承辦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正式拉開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序幕以來,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已經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20年來,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發展,在提升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適應全球競爭、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時代要求,也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創業就業的客觀需要。

1、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遇瓶頸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等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九大舉措,標誌著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進入全面深化的新階段。2016年,教育部下發《關於建設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的通知》,開啟了國家級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建設工作。2017年,教育部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建設工作。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訓。2019年,教育部印發《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國創計劃”項目管理,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

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和短板,高校應該怎樣破?

▲第五屆星創師智能創業大賽江蘇賽區總決賽現場。莊文斌攝/光明圖片

截至2018年底,全國建有高校雙創示範基地19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0所;全國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2.8萬餘門、在線課程4100餘門、精品慕課52門;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近2.8萬人、兼職導師9.3萬餘人、首批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4492人;2019年,188所部屬高校、932所地方高校共3.84萬個創新實踐項目立項,參與學生人數超過16萬。當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劃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為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競技場和孵化器,獲獎項目簽約率、成果轉化率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正進入一個全面深化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然而,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深化和快速發展,雖然大學生創業人數和創業項目數逐年遞增,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導師隊伍建設和支撐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本科畢業生總體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卻連續保持“雙低”趨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還存在巨大差距。《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內創業的比例僅為2.7%,畢業三年創業存活率僅為44.8%,本科生創業成功率總體上不到5%。轟轟烈烈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與冷冷清清的本科畢業生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形成了巨大反差,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窄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割裂、導師隊伍能力欠缺、實踐平臺匱乏、合作網絡和資源支撐體系建設滯後等諸多瓶頸問題亟待破解。

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和短板,高校應該怎樣破?

▲2018年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年會上,大學生在向觀眾介紹板書機器人。俞方平攝/光明圖片

事實上,創新創業教育涉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是高等教育自身對科技革命、產業革命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做出的回應,是對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和理念的重塑,是教育範式的深刻變革。因此,在培養什麼人方面,我們要從提升教育服務國家發展能力的高度,從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深度,從參與全球競爭、前瞻性地引領未來世界發展的廣度來審視當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的全球領導者。在怎樣培養人方面,鼓勵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資源稟賦,在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上不斷探索,形成多元幷包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分層分類的質量評價標準。

2、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深度交叉融合

當前,很多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活動搞得轟轟烈烈,但是並未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廣大專業教師的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處於相互割裂的尷尬境地。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交叉融合迫在眉睫:一要推進教育目標的有機融合,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納入到專業教育的目標體系,使之成為專業人才評價的重要標準。二要進一步推進課程體系的融合。一方面除了建設基礎性的“廣譜式”創新創業課程外,還要大力推進需求導向、學科交叉的“精準式”創新創業課程的建設。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的核心需求提供個性化課程模塊和聯合課程模塊,做到因材施教和精準幫扶。另一方面,還要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推進專業課程體系的升級改造,使專業課程充分融合創新創業理論、技術、最新成果和最佳創新創業實踐等方面的內容。三要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方式的融合,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信息技術,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大力改進實踐教學,鼓勵學生以科技創新作品、創新實驗和創業項目等形式申請學分和畢業。四要大力推進專業實驗室、創業實驗室與實訓中心等實踐平臺建設的有機結合,實現平臺資源的充分共享。

3、推進“內外兼容”的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教師普遍缺乏產業實踐經歷、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創新創業指導能力弱的難題亟須破解。一要推進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建設。要進一步完善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鍊制度,補齊教師實踐能力短板;要探索建立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標準和課程體系,並使之成為教師上崗、職稱晉升的必要條件。二要不斷優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結構。通過薪酬激勵、榮譽激勵和創新創業合作等方式,吸收具有專業背景的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和行業精英走進課堂、擔任創新創業課程的授課教師或導師,同時建立淘汰機制,注重實效。三要不斷優化教師評價機制。深入推進破“五唯”,把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指導工作合理納入職務評聘和業績考核體系,使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指導成為“正業”。四要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勵機制,推進科教協同育人。鼓勵教師用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學,鼓勵教師以合同轉讓、作價入股和自主創業等形式將科技成果產業化,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協同創業。

4、推進“多元協同”的外部合作網絡建設

當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社會參與是非常有限的,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亟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一是校友發展網絡。校友網絡中有豐富的智力資本、人脈資本和金融資本,可以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二是企業合作網絡。高校應深化產教融合,鼓勵企業以兼職師資、市場、資金和技術資源等全方位參與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現校企協同育人、聯合創新和共同創業。三是技術轉移轉化網絡。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技術轉移轉化網絡,通過專利信息服務、技術轉移服務以及實踐基地建設等形式,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技術眾籌、資金募集等建立通道。四是國際合作網絡。高校要在國家教育對外開放的戰略佈局中有所作為,通過創新創業國際大師引育、聯合建立創新創業實驗室、參與相關國際組織以及國際創新創業競賽和活動等方式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作者:林成華,系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