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林英:用共產黨員的初心托起廟荒的希望

初心·使命·先鋒人物

鬱林英:用共產黨員的初心托起廟荒的希望

安陽臺 徐超 林州臺 郝國棟

郁林英:用共产党员的初心托起庙荒的希望

昔日的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子周圍亂石成堆,道路泥濘不堪,髒亂差隨處可見,村民們走的是泥石路、吃的是水窖水,長年為生計發愁。自我市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廟荒村在黨支部書記鬱林英的帶領下,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特色民俗村落,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紅旗渠畔一顆耀眼的明珠。

1986年,20歲的鬱林英出嫁到廟荒村。1991年至今,她一直在村委會工作,這幾年,廟荒村發生的變化,一點一滴,一草一木,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支部書記 鬱林英:

“當時的廟荒村,是破亂髒,吃的是水窖水,走的是土石路,住的是破房子,那時候街裡面堆的柴草,石頭,破亂房子哪裡都是貧窮滯後。遞交入黨申請書那天開始,我就把能不能把廟荒,就是幫扶廟荒人共同致富,作為我的奮鬥目標,特別是2012年,擔任支部書記以來,這麼多年來,我去努力,去奮鬥,就是想讓老百姓走上富裕之路,過上幸福生活。”

2012年,鬱林英擔任了廟荒村的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擔負起振興廟荒村的責任,如果不能把廟荒村建設好,不能帶領群眾走出“窮窩窩”,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黨支部書記,也違背了自己的初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兩委一幫人經過謀劃,決定先整修村內道路。經過多次跑部門協調資金,開村民大會動員村民等一系列措施和努力,終於在2018年,廟荒村的大街小巷全部實現了硬化。路通了,幹群的心也順了。自此,村裡掀起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高潮,先後實施了安全飲水、電網改造、路燈安裝、文化廣場建設、天然氣入戶等工程,路平了、燈明瞭、水清了、天然氣通了。看著廟荒村一天一個樣,老百姓對村幹部更信任了,也更理解了。

基礎設施完善了,如何帶領村民富起來,成為鬱林英常常冥思苦想的頭等大事。經過反覆論證,村兩委決定建設光伏項目,邁出產業扶貧、壯大集體經濟的第一步。2015年,村裡多次與北京鼎鑫公司洽談後,最終使“太行•觀霖鄉村生態旅遊”項目,落戶廟荒村,項目用地300畝,22戶貧困戶均獲得一次性土地流轉金6萬多元。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支部書記 鬱林英:

“有了之前的經驗之後,我們廟荒村之後的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我們建設“渠畔人家”幸福廟荒,按照紅泥巴、紅磚牆、石頭房的原生態模式,重新包裝,建設了千年皂角樹的古樹文化廣場,打造成了豫北地區最具特色民俗村項目;探索壯大村集體的合作模式,吸引專業的團隊來共同投資經營廟荒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搞村企聯營共同壯大;吸引多家研學遊培訓機構洽談合作在廟荒建立研學遊基地,每年接待30萬人次;引入電商服務站,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銷售特色農產品,實現了從“樹上長錢”到“網上掙錢”。”

2019年,廟荒村又藉助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東風,對古上、鐵裡寨、史家莊3個自然村的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進行了全面提升改造,群眾吃上了自來水,通上了天然氣,路燈安裝、廁所改造、雨汙分流,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新建的遊園、公廁、文體廣場使群眾有了更多的休閒娛樂場所。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支部書記 鬱林英:

“我們將進一步堅定打造鄉村特色精品旅遊產業發展思路,瞄著更高的定位和座標,結合現有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延伸鄉村旅遊內涵,通過原創性以及特色性,開拓出不可代替的市場,真正把廟荒村建設成集主題休閒、鄉村民宿、科普教育為一體的鄉村示範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