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獲"國家級"熱捧!這17個城市實力最強,佔得先機

區塊鏈獲

01

區塊鏈概念,這幾天飛速躥紅。原因大家都知道,因為它獲得了“國家級”熱捧。

在散戶們看來,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是的它已經獲得了國家支持,一窩蜂地買就是了。

於是我們能夠看到,週一A股一開盤,眾多概念股直接高開,我瞅了一眼,到了下午收盤時,一大半個股漲停。如福光股份,二三四五、京藍科技、天下智慧等。

區塊鏈獲

明天,這些概念股,大部分大概率還是會高開。

而早在消息出來的當天,在美國上市的迅雷,直接拉昇漲幅至107.8%,創單日最高漲幅。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行情與城市一樣,只要背後有政策支持,就值得看好。

那麼,被管理層點名要與人工智能、5G、大數據、物聯網一起推動發展的區塊鏈,到底是個啥?

看不懂的解釋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看得懂的解釋:可以將區塊鏈看作一個賬本,每張賬單就是每一個區塊,只不過這個賬本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企業或者團隊來對其進行管轄。

它的特點是,去中心化,信息無法篡改,可溯源、高效率、低成本。正因為這一些列無可取代的特點,管理層點名發展區塊鏈,要作為未來的主要技術與產業來發展。

每一次技術革新的節點,都是各大城市爭相佈局最兇狠的時候,正如人工智能一樣,在區塊鏈這項技術與產業上,誰佔了先機,誰就掌控未來,贏得城市之間階段性的角逐。

02

衡量一個城市是否佔得先機,最關鍵的兩個指標是:規模與技術。

那麼,目前在區塊鏈方面,哪些城市有規模優勢,哪些城市有技術優勢呢?

全球範圍來看,美國硅谷在這方面,依然具有領先優勢。數據顯示,舊金山的全球開源區塊鏈人才分佈位居全國第一。

區塊鏈獲

位列第二的是英國倫敦,第三是紐約,第四是北京,第五是上海。

單以這個指標來看,中國的區塊鏈算是跟上了世界的節奏,排名前五的城市中,美國與中國各佔了兩個。

視線轉回到國內,來看國內城市是個城市情況。

在區塊鏈獲得國家級支持後,一波上市公司迅速做出反應,欲蹭熱點搶佔風口,表示自家公司有區塊鏈業務。

比如麥達數字就表示,旗下參股公司2018年底發起及參與實施的“UniteData數鏈項目”,涉及數據加密技術和區塊鏈技術。

中裝建設、美盈森、愛康科技、國脈科技等也均表示是區塊鏈公司。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已經有至少16家公司正面做出回應,成功蹭上了區塊鏈這個熱點。

本號梳理了一下發現,這16個正式做出回應的區塊鏈企業,深圳佔了三家、北京佔了兩家。

區塊鏈獲

福州、廈門、成都、蘇州、無錫、青島、廣州、杭州、武漢、哈爾濱、鞍山,各佔一家。

拋開這些蹭熱點的企業不說,目前,根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2018年末我國區塊鏈企業數量達到了456家。而根據另一家統計機構億歐智庫統計的數據顯示,區塊鏈企業數量在700家左右。

區塊鏈獲

可以看到,在區塊鏈企業頭部15個城市中,北京以壓倒性優勢排在第一。

我曾在我的文章中多次說過,北京雖然經濟規模不如上海,但它是國內最具實力和潛力的城市,沒有之一。

從區塊鏈企業,到獨角獸企業,再到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北京無不遙遙領先。

上海在被揶揄沒有互聯網之後,發憤圖強,這些年在獨角獸企業與區塊鏈企業上,收效不錯,已經搶佔到了有利位置。

深圳排名第三,杭州排名第四,廣州第五。區塊鏈企業Top5城市排名與獨角獸企業數量排名基本吻合。

成都、南京、廈門、重慶、瀋陽躋身Top10。

以規模來看,北京具有壓倒性優勢,以質量來看,北京同樣具有壓倒性優勢。

鏈塔智庫披露的百強區塊鏈企業分佈數據,北京以36家排在榜首。

區塊鏈獲

數據:鏈塔智庫

深圳區塊鏈企業總規模雖然不如上海,但質量不錯,百強區塊鏈企業排名僅次於北京,位列全國第二,上海第三,杭州第四。

重慶、青島百強區塊鏈企業數量超越廣州,卡位也不錯。長沙、成都、蘇州和貴陽百強區塊鏈企業各有兩家。

貴陽經濟實力雖然不強,確實我國的數據中心,國內外名企如蘋果、谷歌、華為、阿里、騰訊等科技互聯網企業都在這裡建立了數據中心,這是貴陽能夠上榜的重要原因。

另外,貴陽市政府與貴州省政府的重視,也是原因之一。從公開消息來看,目前貴州在發展區塊鏈方面獲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最大的一個。

以百強企業來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處於第一梯隊,重慶、青島、廣州、長沙、成都、蘇州、貴陽處於第二梯隊;鄭州、廈門、南通、佛山、無錫、西安、大連處於第三梯隊。

百強企業背後,是技術在支撐,是專利在支撐。各城市區塊鏈方面的專利數量又是怎樣一個分佈情況?

區塊鏈獲

數據:新京報智慧城市數據研究院

上圖是本號根據新京報智慧城市數據研究院提供的數據製得,可以看到北京再次以絕對優勢,壓倒所有城市。深圳位列其後,排在第二位。

從過往的科創、獨角獸、區塊鏈等多個指標來看,中國在科技領域最強的兩座城市,毫無疑問北有北京、南有深圳。

同樣躋身前四的毫無疑問,是上海與杭州。

西南翹楚成都、中部領頭羊武漢的專利規模也排在前列,但以數量來看,成都幾乎是武漢的兩倍。

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濟南和最近幾年發展迅猛的合肥排名也比較靠前,區塊鏈專利數量比南京都要多。

可見濟南這幾年要在發力。合肥就更不用說了,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科大訊飛坐鎮,這幾年合肥信心滿滿。

03

結合區塊鏈規劃、百強區塊鏈企業規模和專利數來看,目前在這個已獲得國家級支持的產業面前,實力最強、搶佔先機的10個城市是:

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成都、重慶、青島、廈門、蘇州。

其他如貴陽、武漢、佛山、西安、鄭州、長沙、無錫等城市,卡位也很不錯,但相較於上面是10個城市,稍遜一籌。

當然,排名是暫時的,未來的角逐會更加激烈,最終的結果還得看:

1、後續的國家政策傾斜度,畢竟在中國,無論城市還是產業,都是政策導向性為主。

2、城市自身爭不爭氣。有時候,管理層政策給的再到位,自身不爭氣,也難有成就,比如海南,多次獲得重大發展機遇,卻沒能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