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許多父母發現,自己在教孩子數數字的時候,孩子經常記了下一行就忘記上一行,不管重複教多少遍,即便孩子這時記得,過一會又忘記這個數字怎麼讀。孩子就像"金魚"的記憶,很快就忘記自己學過的知識。

除此之外,孩子還特別喜歡犯同樣的錯誤,即便被父母教訓了許多遍,他們下一次依舊重蹈覆轍,對改正錯誤與壞習慣這方面表現地特別頑固,真真正正的"不記罵""不記打"。

對於孩子這種短暫的記憶,家長表現出擔憂。

孩子為什麼老記不住東西,難道自己的小孩特別笨?為什麼孩子每次學習都跟去醫院打針一樣牴觸難受?記憶堪比"金魚",學習成績到底怎麼才能提高?

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為什麼孩子的記憶堪比"金魚"?

  • 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夠

很多家長與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就是靠死記硬背,讓孩子生硬地將知識記在腦袋中。由於孩子的大腦未發育完全,見識面窄,學習的知識少,對很多事物自然也不能夠理解。

晶晶媽媽經常逼著晶晶坐在學習桌前,對著一張枯燥的數字表認數字。看到其他小朋友已經能從一數到一百,晶晶數到三十仍有錯漏,而且媽媽強調的知識點,不一會晶晶又忘記。

媽媽感到著急又無可奈何,只好日復一日地重複教導,晶晶對數數字越發不耐煩,漸漸地對數字感到排斥與厭惡,導致後來上小學的計算成績極差。

晶晶年紀小,缺乏相對應的理解能力,因此無法理解數字所代表的含義。

媽媽每天逼著晶晶記這些枯燥無味的"符號",就像一個孩子盲目地揹著古文,既不理解其中的意義又感到生澀乏味,所以孩子當然記了又忘。

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 孩子的語言能力尚未發育完全

我們經常能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新聞,什麼"三歲神童背詩央視""四歲神童能背上百首古詩""六歲神童能背誦兩千多首詩詞"。

語文老師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卻被這些媒體透出一種"孩子背詩很容易""孩子應該從小背詩,不然會被同齡人甩開"的焦急感,促使家長也逼著孩子背這背那。

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學前就要求他們背誦大段的古詩詞與課文,讀大段的國學經典故事,認為這樣的"早教"能夠激活孩子的記憶力,以後學習東西就能比同齡人更容易,更快。

但實際上,這時孩子的語言能力尚未發育完全,句子過長或者太過複雜,會影響孩子的記憶能力,普通孩子只能磕磕巴巴地背出幾句,且句子容易丟三落四,所以才會表現出"金魚"的記憶。

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 孩子的聽覺能力比視覺能力強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電視上放的一些朗朗上口的廣告經常會被孩子記住,但如果你將廣告詞寫在紙上讓孩子去記,孩子半天也記不住。

26個英語字母表及其字母發音,如果單獨印刷在課本上,讓老師一個一個教過去,很少孩子會記住,即便記住也很快就忘記。但將26個字母編成一首歌,也就是我們從小唱的字母歌,沒有一個小朋友會忘記,即便長大了也能夠脫口而出。

這就是聽覺能力對人的影響,由於孩子的視覺能力受到抑制,因此他們的聽覺能力更強,受到的刺激性更大。

孩子的視覺能力不強,看過的文字沒有刺激性,所以很少會去理解聯想其中的意思,因此背過就忘記。但過強且帶有刺激性的聽覺能力,卻能夠使孩子迅速記住某些話語,某些事情。所以才會擁有各式各樣的童謠歌曲,讓孩子"邊唱邊學習"。

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什麼是"第一印象記憶點"?

許多人對"第一印象記憶點"感到陌生,但我們都知道有種概念叫"第一印象"。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第一印象效應"。也叫首次效應,首次效應的影響會大於後面時間所產生的影響。

"第一印象記憶點"就是眼睛所捕捉到的記憶目標,耳朵聽到的聲音目標,大腦將眼睛看到的和耳朵聽到的目標進行整合,保存在大腦的記憶庫裡,從而形成穩定的記憶。

一張圖、一個詞彙、一個數字、一句話、一個場景,都可以成為第一印象記憶點。以記住某件事情為目的,充分調動視聽覺的高度專注狀態,讓視覺目標和聽覺目標保持一定的清晰度,將其牢牢印在大腦裡,以後將很難忘記。

家長如何巧用"第一印象記憶點"提升孩子記憶力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眾所周知,孩子是很容易走神的,特別是在學習或者上課的時候,一個不經意,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其他東西吸引走。這對於"第一印象點記憶點"的運用實際上是極為不利的。

"第一印象記憶點"利用的就是孩子首次深刻完整的記憶,而後將其牢牢記住。但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夠或者記憶中途被打斷,那麼孩子形成的僅是碎片記憶,也就是僅僅學到皮毛,沒有完全學會。

這樣的"碎片記憶",沒有形成完整的構架與體系,孩子是很容易忘記的。因此家長應注重培養孩子學習時的專注能力,不應該中途打斷。

基本練習:讓孩子在學習時保持良好的坐姿或站姿,不應抓耳撓腮,隨意亂動。同時,一些小遊戲也能鍛鍊起孩子的專注力,比如:讓孩子學會拼圖,與孩子一起玩詞語接龍,玩兩張圖片找不同等等。

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 教導孩子學會捕捉信息

小孩子心性浮躁,讓他們安安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完一本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麼中途放棄,要麼粗略翻過,走馬觀花。

因此,家長應該使孩子學會在閱讀或者聆聽中捕捉信息,比如:當孩子在看一本童書時,家長可以為孩子佈置任務——"主人公叫什麼名字?""書中出現了幾種顏色?"等等。這樣孩子就會帶著目的去閱讀,而不是盲目,全程走神地翻頁,對書中的內容也有了一定的記憶與印象。

  • 幫助孩子鞏固記憶

不管孩子記得多好,只要是記憶,就會有被忘記的風險。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重複記憶,以此來鞏固"第一印象記憶點"。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因此為了避免孩子知識點的遺忘,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相關的複習計劃。根據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的複習方式,一般記住後,在5分鐘後重復一遍,20分鐘後再重複一遍,1小時後,12小時後,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會記得很牢。

家長在幫助孩子複習的同時,也能夠檢查孩子的"第一印象記憶點"是否出現偏差與錯漏,及時將記憶點矯正與還原,孩子便能將信息牢牢記在腦中。

背過就忘,孩子記憶堪比“金魚”?家長要善用“第一印象記憶點”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