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長三角硅谷 海寧與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城市在推動創新驅動、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把科研實力轉變成現實的生產力。而如何實現這種轉變,人才、科技、項目等要素都至關重要。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海寧,地處長三角經濟圈核心腹地,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縣市之一,也是全國著名的皮革之都。近年來,海寧不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引進知名高校院所,創新校地高新產業合作培育機制,引入國際國內高端科學技術和人才,配套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形成“大學+科技+產業”驅動發展的新格局。現如今在海寧,科技成果就地轉移轉化、創新平臺不斷疊加集聚、科技創業加速孵化成長、人才引育打通國內國外、產城融合日益宜居生態,“以學促產”模式正在成為新引擎釋放著“產城融合”的新動能。

對標國際一流院校 高起點高標準辦學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是創建於2016年的“辦學特區”,是浙江大學和海寧市政府通力合作的“結晶”。國際聯合學院的創辦,既契合了國家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的宏大戰略,又立足於海寧這座城市長遠發展的培厚創新。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據瞭解,早在2013年,浙江大學在全省物色國際聯合學院的創辦地,經過幾番斟酌挑選,最終選擇和海寧合作。海寧市政府鼎力支持,並明確提出由市政府對這所國際聯合學院給予土地、資金方面的全力支持。

從誕生伊始,這所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就肩負著高遠的使命——深化國際戰略合作關係,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為海寧、浙江、全國乃至全球發展構築人才之基。

堅持“以我為主、高水平、一對多”的發展模式,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浙大國際聯合學院選擇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 20 位或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 5 位的大學,形成由浙江大學主導,覆蓋多個學科的國際化辦學環境。合作雙方共派管理人員,共組教學團隊,共同制定招生策略和課程計劃。目前浙大國際聯合學院共有中外合作辦學的聯合學院共兩個,分別為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院長李爾平教授說,目前我們選聘的教師大多是來自全球頂尖大學培養的博士,包括劍橋、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帝國理工、東京大學、密歇根大學、UIUC等著名大學畢業的教師,外籍教師佔比近50%,他們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東南亞新加坡等地。這些教師均有創新交叉研究的背景和經驗,能更好的激發學生進行創新交叉研究和學習。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教授說,“我對教育的理解是,我們應賦予學生三樣東西,三樣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一是啟發思維,二是自學能力,三是榜樣力量。”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副院長馬皓教授說,國際聯合學院是內地第一所全面實施書院制的高校,我們希望通過書院全人教育來助力學生成長。在完全住宿式書院制下,學生與老師同住,中外學生同住,學生可以在書院中住宿、自習、研討、就餐、休閒和社交。書院營造的學業指導環境、素質發展環境、生活共享環境集通識教育、素質教育、養成教育於一體,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人格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重視科研能力培養 競逐國際學術平臺

儘管“年輕”,但在本科生科研上,浙大國際聯合學院卻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僅2017級本科生中,在國際競賽中獲大獎、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共8人,佔這一級學生總數的3.8%。

該校區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2017級本科生項煜晨是令人驚歎的“八分之一”。項煜晨是浙江杭州人,2019年1月,他以第一作者完成的關於自體軟骨細胞移植(ACI)優化策略的綜述性文章在《骨科轉化雜誌》上發表。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骨科轉化雜誌》是《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的刊源之一,SCI有著非常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挑選刊源。SCI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也是科研評價的一種依據。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的學生也不甘遜色:在2019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2017級本科生林航正和兩位同專業的小夥伴首次組團參賽,在線參加了題目B(派遣無人機:開發空中救災反應系統)的角逐。最終獲得評審的一致青睞,獲得特等獎和冠名獎榮譽。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一項國際級的競賽項目,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一個基於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每年有包括美國、中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近萬支隊伍參加。競賽要求三人(本科生)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

在2019年美國中太平洋賽區土木工程競賽的工程倫理論文賽事中,來自2017級本科生張雨獲得中國賽區第一、全球第四的佳績。美國土木工程競賽是由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創辦的一項歷史悠久的賽事。2019年競賽設有擋土牆、混凝土輕舟、水處理、交通、可持續設計、論文等六項賽事。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張雨參加的工程倫理論文賽事,主要考察參賽者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交流能力,要求參賽者在對土木工程師準則的理解與思考的基礎上,撰寫論文討論土木工程倫理問題,再通過現場答辯來展示主要觀點,在問答環節與現場評委進行深度交流和探討。

在第14屆亞洲計算機輔助外科會議上,來自2017級本科生洪凱文和同學院的兩位小夥伴發表高水平論文並作報告,是通過行內通訊評議選拔出的13篇優秀論文之一。

……

本科二年級獲得國際性的科研認可。取得這樣的成績,無論是參與學生還是指導老師分析,都與這裡的培養模式有關。

筆者瞭解到,浙大國際聯合學院重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其真正目標是希望培養自主成長、跨界合作的創新人才。

“本科生髮高水平學術文章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是在學生培養過程中,能夠去不斷挑戰自己,擁抱未知,我們是非常鼓勵的。”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徐素宏教授分析說,通過培養,一個大二學生在入學後短時間內基本具備了文獻閱讀、提取、歸納的能力,對未知的科學問題不恐懼,對自由的探索不畏懼。

抓住浙大效應 加快產業集聚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海寧將目標定為打造全省乃至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打造全產業鏈,並和相關大中小企業、產業聯盟、科研院所攜手並進,共同推進海寧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依託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的科創優勢,海寧創新校地高新產業合作培育機制,引進國際國內高端科學技術和人才,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引領作用……

加速崛起的,不僅僅是一座校區。2016年底,海寧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正式提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鵑湖國際科技城。如今,坐落在海寧城市東部片區,一座規劃面積23.3平方公里的鵑湖國際科技城正拔地而起。

據瞭解,鵑湖國際科技城以“一城五區”為總定位,圍繞“生態化、國際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發展願景,打造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創新平臺集聚區、科技創業孵化區、人才引進培育區、產城融合宜居新區於一體的科技人文生態新城。

海寧鵑湖國際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芳說:“建設鵑湖國際科技城是海寧市深入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海寧融入杭州都市圈和杭州灣大灣區建設,加速融杭接滬的需要,更是海寧自身增強創新能力,實現轉型發展的需要,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的入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為打造鵑湖國際科技城奠定了基礎。”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作為縣級市,能引進浙大國際聯合學院這一級別的高校,在全國並不多見。正如斯坦福大學之於美國硅谷,鵑湖國際科技城要依託浙大國際聯合學院鍛造高質量平臺,打造成引領未來海寧科技資源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王芳說。

鵑湖國際科技城既是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的所在地,又位於杭海城際鐵路的重要節點,有“一路一校”的雙重優勢,是集聚產業創新資源的高地,也能為海寧融入大灣區提供智力支撐。目前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國際中心、半導體晶體材料等項目已經落戶鵑湖科技城,浙江大學相關的學科教授、校友也和鵑湖國際科技城進行全面深入的對接。

從零散分佈到攥指成拳,不斷刷新的數據也印證著海寧泛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崛起。2018年,全市泛半導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66.21億元,同比增加28.9%;目前,全市擁有規模以上企業45家,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3家,上市企業1家,計劃到2022年產值突破200億元。

海寧市委書記朱建軍指出,鵑湖國際科技城的建設與發展將是引領未來海寧科技資源集聚、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希望藉助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的平臺優勢,努力將其打造成杭州灣大灣區的創新高地和海寧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预见”长三角硅谷 海宁与浙大要造一座“芯城”

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的落地,使鵑湖科技城乃至整個海寧夯實了研發和人才輸送能力的基礎。加之浙江大學原有的學術底蘊和科研能力,國際校區高標準的入學選拔標準以及國際一流的教育培養模式,使海寧市政府在後續洽談相關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的引進工作水到渠成。

去年6月,海寧先進半導體與智能技術研究院落戶海寧鵑湖國際科技城,這是海寧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面向新能源汽車、生命科學、智能傳感等應用領域設立的集科研、孵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於一體的新型研究機構,是海寧不斷深化院地合作的一項重要成果。目前已建成了集成電路設計、汽車電子、傳感器設計三個專業研發中心,並與航天工業集團804所、浙大、天通成立三個聯合實驗室和聯合研發中心。

曾是半導體相關產業“零資源”的海寧,依靠浙大國際聯合學院的“溢出效應”,依託大平臺攥指成拳,在激烈的長三角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一度躍升為“後起之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