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萬全鎮黃絲村:“紅色”引領“綠色”發展

乘車沿洪排河行駛,一路行去,只見那樹林青蔥,宛如一塊墨綠色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上。進村,便是綠蔭掩映、錯落有致的村舍;寬敞通暢、整潔有序的村路;條塊分明、秧苗整齊的農田。漫步於林邊地頭,水聲潺潺,清溪池塘裡一隻只螃蟹成群結隊,揮舞著鉗子,神氣十足。這一幅幅生態圖景,勾勒著黃絲村鄉村振興的綠色底色,唱響著鄉村振興之歌。

位於洪排河南岸的洪湖市萬全鎮黃絲村本是個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地勢低窪、以窮聞名的小村,但是依靠黨建引領,建強組織,充分挖掘生態優勢,加上省交通運輸廳扶貧工作隊入駐黃絲村後的精準幫扶,黃絲村實現了蛻變。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村黨支部書記謝靖於2012年上任,成為當時全鎮最年輕的黨支部書記。他年輕肯幹,善於做群眾工作,2017年被評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是該鎮近10年來受到省級表彰的第一人。謝靖上任後,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用心謀劃黃絲村發展,經過外出考察、反覆研究討論後,鎮、村兩級黨組織一致認為要依託黃絲村溼地面積大、水體遠離工業汙染的獨特生態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在謝國慶、李元兵等黨員帶領下,村黨組織成立黃絲紅水產養殖合作社,在傳統養殖蝦蟹的基礎上,引進“3+5”模式,有組織地推進生態養殖。

一場美麗的蛻變悄然開始。修路建橋建村部,開溝洗河興水利,黃絲蟹銷售打開了市場,“黃絲蟹”品牌叫響荊楚大地。通過多方協調努力,黃絲村先後爭取國土提檔升級項目資金600多萬元,對全村耕地進行整飭平整,將原先的“水袋子”改造成了平整如鏡的精養魚塘。流轉土地400餘畝,引進湖北華貴食品有限公司發展藕帶種植。開發荒廢地150餘畝,打造採摘園和垂釣池,發展鄉村旅遊。引進光伏發電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每年為集體經濟增收7萬餘元。

一系列產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發芽,這些項目為黃絲村的發展帶來了活力,也吸引了大批在外務工的村民回鄉創業。村民李元清說:“黃絲村的發展蒸蒸日上,村莊變得越來越美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希望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產業扶貧的同時,為讓村民有更好的人居環境,自2017年起,謝靖帶領30名黨員開展環境整治。截至目前,完成填塘平坑200多個,拆違治亂100多處,栽種花木1萬餘株,硬化河道2000多米,將一條臭水溝改造成了鳥語花香的靚麗沿河風景線。2018年,黃絲村又開展廁所革命,村黨組織以黨員紅色“三帶”為抓手,由黨員帶領群眾改造旱廁230多戶,新建標準化公廁2個,進一步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另外,黃絲村積極建立黨員責任區,實行常態保潔,開展十星文明農戶和衛生光榮戶評選活動,2017年被評為該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2018年被評為省級生態村、洪湖市美麗鄉村示範村,黃絲村黨支部也被評為荊州市先進黨組織。

經過多方共同努力,黃絲村實現了美麗嬗變,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出列,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12元,較2015年增長3倍。村級面貌日新月異,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日益增強。(通訊員 黃菊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