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宅石猴遇到平谷大桃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10月25日,“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的吉祥物剛一亮相,就受到很多市民的喜愛。這個叫“桃桃”的吉祥物,創作靈感來自於平谷的“上宅石猴”,巧的是,新京報鄉村頻道在今年5月曾經專門對京郊上宅文化與“上宅石猴”進行過專題報道。“桃桃”的設計者劉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桃子本就是平谷的“吉祥物”,加上石猴元素堪稱“絕配”,而設計思路則是“讓人一看,就想把它抱在懷裡”。

當上宅石猴遇到平谷大桃

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的吉祥物“桃桃”。受訪者供圖


古老的上宅石猴 “註定”的吉祥物

劉洋的辦公室裡,有著十幾種“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吉祥物的手稿,從抽象的圖案到各種卡通形象,這些都是被“桃桃”PK下去的手下敗將。

劉洋是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副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獲評中國十佳傑出工業設計師,從中國設計節、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到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禮物”,北京很多文創產品都出自劉洋之手。

當上宅石猴遇到平谷大桃

吉祥物“桃桃”的設計者劉洋。受訪者供圖


雖然現在平谷特色產業已經比較多樣化,但思來想去,又要與世界接軌,撐得起世界休閒大會的級別,又要將中國文化與平谷地域文化結合起來,桃子就成了吉祥物的必備元素之一。去年7月,接到為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設計吉祥物的任務後,劉洋就和團隊的十幾個成員一起開始探索,出了多個設計方案,可單純的一個桃子又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巧了!我們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平谷上宅文化遺址曾出土過一隻著名的石猴,桃子和猴子不是絕配嗎?從十二生肖到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猴子的形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本就有著深刻的寓意,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代表平谷、代表北京,更代表中國,猴子形象難道不是吉祥物的不二人選嗎?”

劉洋介紹,平谷上宅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出土一件黑色滑石質猴形飾件。“這個飾件全長3.1釐米,頭部似小猴,雕刻出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下半身則為蟬形,沒有刻畫出四肢。肩部有0.5釐米的橫向穿孔,可能用於穿繩佩戴。”劉洋說,上宅文化距今約有7500年至6000年,這件飾件是北京新石器時文化的代表,同時也證明了平谷悠久的歷史。

於是,劉洋筆下,以上宅石猴為原型,頭部造型取自平谷地域特產桃子的外輪廓,髮髻造型取自上宅石猴,胸前圍巾設計成桃葉形,一隻既體現平谷當地文化生態特色,又體現休閒大會輕鬆、自然等特點的“桃桃”誕生了。

“桃桃”將會以多種文創形式亮相

“最終,我想呈現一個什麼效果呢,就是讓人一看,就想把它抱在懷裡。那樣,這個吉祥物就是成功的。”劉洋說。

和傳統畫法運用數十種甚至上百種顏色畫出的精美猴子不同,“桃桃”的膚色就是原汁原味的平谷大桃色,搭配桃葉形青綠色的圍巾,讓桃桃看起來簡單而又不乏憨厚,符合當代尤其是當下年輕人追尋簡約的審美。

當上宅石猴遇到平谷大桃

劉洋以上宅石猴為原型設計的“桃桃”形象。受訪者供圖


“就像是日本的‘熊本熊’,黑白紅簡單的三色,卻很有市場。”

看似輕描淡寫,其實從最終敲定“石猴與桃”結合的設計方案,到“桃桃”形象的完全落地,也經歷了數月的時間。

反覆對細節進行修改、微調,都是為了讓“桃桃”能夠被大眾接受、喜歡,能夠勝任吉祥物的職責,讓更多的人通過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閒大會,認識平谷、認識北京、瞭解中國文化,將世界休閒大會所要傳遞真正的休閒理念傳遞出去。

劉洋透露,接下來,“桃桃”將會以多種文創形式與大家見面。“希望未來‘桃桃’可以出現在學生的文具上、出現在女士包包上、出現在家家戶戶。”

平谷上宅文化:

1984 年在現金海湖鎮上宅村發現一處與北埝頭遺址同期而埋藏更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位於上宅村西北的一塊臺地上。

據平谷區政府官網介紹,大約距今1.2 萬年左右,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人類由攝取性經濟向生產性經濟轉變,農耕和畜牧出現,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也由被動適應環境轉變為利用和改造環境。在這個變革發展的時代,平谷先民面向泃河,依靠豐厚的山水自然條件,創造了為人稱歎的“上宅文化”,形成了農業萌芽、生產初興的文明景象。

上宅文化見證了中原與北方不同史前文化系統此消彼長、交流與碰撞過程。有專家形容:平谷“新石器時代更是農耕繁盛,畜牧興旺,一派田園風光。”在遠古文化研究中,“上宅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填補了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空白,在中國新石器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並彰顯華彩。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