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評論|多彩的十月 奮進的清遠

廣東第一峰山腳下,正值絢爛金秋時節。農民正在抓緊時間收割作物,“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秋收圖景。

在這個豐收的10月,對於很多清遠人來說,都是值得回憶的一個月:省級職教城五所新進駐的省屬高職院校陸續開學,首批迎來2萬新生進駐;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英德舉行,這是該盛會首次在廣東舉辦;圍繞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連樟等示範區域短板變成“潛力板”,清遠不斷書寫著新時代的“清遠經驗”……

多彩的十月,奮進的清遠。10月熱鬧的背後,暗含清遠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主線。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系列舉措、成效體現的是清遠一路改革奮進;“國字號”盛會的成功舉行,體現的是清遠推進優化產業結構的轉型路徑;一批高職院校陸續建成開學,讓人感受到的是清遠高質量發展及服務大灣區建設的澎湃動力。

北江评论|多彩的十月 奋进的清远

一張綠色答卷

10月23日,清遠英德連樟村舉行了連樟客廳、鄉村振興學院、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園等7個民生項目的揭牌儀式,大家共同見證一年來連樟村建設發展的新成效和發生的喜人變化。

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是一個重大時代命題。

回望廣東,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縮小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差距,任務迫切。立足清遠,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逐步被拉大,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是全省城鄉二元結構的典型縮影。

使命在肩,清遠如何破題?

去年以來,清遠市委、市政府先後與中國農村研究院、中央黨校黨建部、南方日報南方經濟智庫等省內外高端智庫展開合作,聚焦城鄉二元結構、鄉村振興等問題進行深度研究。

清遠不斷完善發展思路,深入開展入珠融灣、農村改革、生態發展、示範片區、政策體制和基層組織等六個方面的“六大探索”,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實幹探索,奮力破題。5月20日,清遠成立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5月26日,清遠與省農業農村廳共同舉行推進清遠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6月17日,《清遠市創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國家級試驗區工作方案(試行)》正式印發……

連樟村等示範區域的規劃建設,是清遠探索二元結構率先破題的重要載體。

如今,這個曾經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山區貧困村已變成“網紅村”,短板正變成“潛力板”,村集體收入3年增加了80倍,5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連樟村鄉村振興學院、黨群活動中心、中小河流域整治及“碧道”打造等項目不斷推進,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裡碩果累累……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已經成為清遠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意志和一致行動,一幅城鄉一體、共同富裕的時代畫卷正在粵北大地徐徐展開。

一種藍色魅力

承辦盛會,在清遠已不算新鮮事,但層次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大,依然讓人興奮。

10月24日,第十五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清遠英德落下帷幕。該年會是國內茶業界歷史最久、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年度經濟盛會,是首次在廣東舉辦。

為什麼是英德?

“全國全體茶人選擇了英德。”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姚靜波表示,英德有比較完備的辦會基礎條件設施,成熟的辦會經驗和群眾基礎。同時,英德茶產業發展迅速,走出了一條生態化、產業化和品牌化並舉的路子。

確實如此。進入新世紀,以英紅九號為代表的英德紅茶騰飛發展,英德被授予“中國紅茶之鄉”。目前,英德全市茶葉種植面積超過13萬畝,茶葉從業人員達到13萬人以上。小小的一片葉子成功撬動了一個產業。

“英德紅茶讓我印象深刻!”國際茶葉委員會執行主席馬努扎·佩雷斯表示。在此次年會開幕式上,英德紅茶被國際茶委會授予“世界高香紅茶”稱號。這份世界級的榮譽加身,也讓英德和英德紅茶再次成為焦點。

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英德舉辦是清遠近些年來承辦各類會議、大賽的縮影。近年來,各類盛事接二連三地“花落”清遠,清遠這座粵北“小而美”的古城如今正釋放出越來越大的城市魅力,吸引眾多近鄰遠客的目光。

一次大型會議能夠承辦,本身就是對一座城市及其市民的信任和肯定。

清遠通過舉辦各類會議、大賽,將其打造成為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隨著一系列高端活動舉辦,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競相湧入,清遠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清遠致力於打造“清遠藍”,不僅體現在藍天碧水,還體現在城市擴容提質的變化、文明水平的提升,將清遠打造成為更多“追夢者”的青睞之地。

再過幾日(11月3日至5日),由清遠市人民政府、省人社廳、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的“粵菜師傅”走向世界——2019首屆粵菜產業發展(清遠)國際論壇暨第十屆清遠雞美食旅遊文化節也在清遠舉辦,將吸引更多關注的目光。

越來越多的“國字號”、“國際範”,正讓清遠這顆“北江明珠”煥發出全新的魅力。

北江评论|多彩的十月 奋进的清远

一份金色收穫

八年耕耘待秋收,金秋十月結碩果。

10月7日、8日、9日、11日、12日,省職業教育城五所新進駐的省屬高職院校陸續開學,首批將迎來2萬新生進駐。五所新院校的落成使用,特別是未來省級職教城的全面建成,將有力推動清遠乃至全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以高技能人才優勢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推清遠“入珠融灣”。

作為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省級職教城自2011年落戶清遠以來,就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如今,五校開學迎新生,人才聚集將助清遠提升城市競爭力。

清遠市省級職教基地籌建領導小組副組長、籌建辦主任黃衛星介紹,省級職教基地的建成意義重大,一是有利於打破職業教育的“天花板”效應,在全國發揮示範作用;二是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珠三角產業轉型升級輸送高技能人才;三是打造清遠新型城市化建設樣板,顯著提升清遠城市發展核心競爭力。

人氣集聚度反映著城市的競爭力。《2018 年清遠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 年,清遠城鎮人口達到 201.45 萬人,首破 200 萬。而在校學生數量,是衡量城市年輕化與活力值的重要指標,在校學生的佔比越大,城市的活力將越大。

按照預計,到 2020 年,清遠市中心城區人口預計達到 120 萬人,省級職教基地在校生預計達到 12 萬人,全市在校大學生占人口比例達到 10%。足以比肩國內外一流城市,這對清遠的城市核心競爭力提升將有顯著作用。

展望不久的未來,教育擴容所帶來的人才聚集效應將進一步提升。隨著清遠交通基礎設施的提升、產業結構的變化、職教基地的順利推進,眾多具有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才湧入,正成為清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新動力。

一個新動能澎湃湧動的清遠在不斷奔跑。

【記者】魏金鋒

【作者】 魏金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