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一季一專題”教育扶貧專項治理顯成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楊雪峰

2019年7月至10月,湘潭在穩步抓好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各項工作的同時,聚焦教育扶貧領域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教育扶貧專題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共發現教育扶貧領域問題線索781件,檢查項目56個,涉及項目資金2655餘萬元,黨紀政務立案件16件,組織處理34人,給予黨政政務處分9人,問責3人,通報43人,追繳資金36餘萬元,退還群眾資金34餘萬元。

專題調度,高效推動。為確保教育扶貧專題治理工作與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其他專項工作同步高效推進,湘潭市委、市紀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專題調度專項治理工作。要求做到緊盯“一個目標”,讓群眾滿意,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聚焦“兩個重點”,既要嚴管作風問題,又要徹查腐敗問題;把握“三個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精準執紀執法、體現“治病救人”;明確“四個要求”,嚴細深實、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持續發力。

壓實責任,上下聯動。建立由市紀委專治辦牽頭負責,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殘聯、市扶貧辦等單位配合,縣市區(園區)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湘潭市2019年教育扶貧工作要點》,明確加強落實“補天窗”政策的精準實施,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幫扶等6項重點工作及完成時間節點和要求。市專治辦對相關單位履行集中治理主體責任情況及時進行監督,對工作不力,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或發現問題不報告的責任人及時進行約談和嚴肅問責,形成了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自查自糾,邊查邊改。針對教育扶貧領域中存在對貧困學生識別不精準、截留挪用“全面改薄”工程資金、教育亂收費等突出問題,結合教育扶貧巡察、“五查五看”專項督查、教育專項審計等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和問題整改。截止10月底,全市各單位通過自查自糾,共發現問題數512個,整改問題數512個,其中:思想認識不到位數47例,貧困生識別不精準數57例,資助不精準數437例。清退金額數64590元,補發金額數440170元。

精準發力,落實政策。一是精準宣傳扶貧政策。通過製作板報、發放政策宣傳手冊、舉辦以“四進”和“六個一”主題宣傳月活動等形式,開展教育扶貧政策宣傳教育活動,確保教育扶貧政策知曉率100%。二是精準識別扶助對象。通過“一單式”信息服務系統,精準識別扶助對象,做到數據精準,確保應補盡補。截止8月底,全市春季開學來共計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戶貧困學生14392人,精準識別率達100%。三是精準發放扶貧補助資金。今年春季開學來,全市共有46068人次享受了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同時,通過社會力量扶助特困家庭學生1050人、困難教師63人,共計320萬元。四是精準推進“輟學保學”工作。全市各級學校聯合民政、公安、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等,開展“三幫一”勸返復學工作,特別是對建檔立卡的重度殘疾兒童,採取“一生一方案,一次一教案,學籍註冊”等形式,開展送教上門服務。5.排查問題線索,精準監督。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大對教育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的排查力度,優先辦理涉及教育扶貧問題線索的處置,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嚴肅查處了湘潭縣第五中學5名教師違規在培訓機構參與有償補課等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