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擁有洲際導彈?

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擁有洲際導彈?

地下發射井內的“民兵Ⅲ”型洲際導彈,它是時間目前還在服役的最老型號的洲際導彈,它是1970年服役的,快50歲了!但是它的技術水平在陸基洲際導彈行列中仍然位居前列,特別是投擲精度 飛行10000多公里後CEP誤差只有120米。

想擁有洲際導彈的難點無非是:技術能力、資金支持和國家需要這三個方面。

首先說技術能力:洲際導彈是戰略武器,其技術難度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國家的現有技術水平,現役的洲際導彈完全是大工業高精尖科技的結晶!幾乎涉及到了所有門類重工業當中的高精尖技術,也就是說有了重工業還不行,還要求在幾乎所有的重工業門類當中都有最拔尖的頂級技術。

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擁有洲際導彈?

比如說:洲際導彈總得有彈體外殼吧,圖片上就是俄羅斯SS–27“白楊”洲際導彈的外殼,由於俄羅斯在碳纖維材料工業上的滯後,現役的洲際導彈外殼仍然使用“鋁鎂合金”製造,雖說是“落後技術”,但是航天級別的鋁鎂合金在冶金工業當中就是頂級技術!洲際導彈的重量通常都在60噸左右,並且導彈從發射到飛出大氣層彈體是與空氣高速摩擦的,會產生極大的高溫,重量再加上高溫,還要克服地區引力,要做的這些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不但要求“鋁鎂合金”抗拉強度要超過一般戰鬥機或者客機所用的“鋁鎂合金”,還要求有非常好耐熱、散熱性能!這就要求一個國家在有色金屬行業有極高的建樹才行,否則只能連火箭彈外殼都製造不了,何談洲際導彈?

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擁有洲際導彈?

圖片裡那個黑色的圓柱體就是法國正在製造M51潛射洲際導彈的發動機外殼,它是採用T800以上級別抗拉縴維(纖維直徑7μm繆米)和M43J以上高模量纖維(纖維直徑5μm繆米)的石墨聚醚醚酮碳纖維織造而成,同時它也是製造彈體外殼的最高級材料,而T800級別的碳纖維是戰略物質,全世界也只有兩三個公司可以製造,根本就是不允許出口到的戰略物質,完全是在盟國之間交易。

冶金能力低和不能製造石墨聚醚醚酮碳纖維,洲際導彈的製造也就無從談起了!如果技術等級再降低,使用不鏽鋼也行,但這會極大的增加彈體外殼和發動機的重量,只能是製造中程彈道導彈 洲際導彈就甭想了。

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擁有洲際導彈?

液體導彈發動機並不比固體發動機製造難度低,都是要經受2000°以上高溫的,從材料和機械加工方面來說沒有差別,並且液體發動機推力會更大一些,運載重量也會多一些,非常適合重型洲際導彈。

現在的洲際導彈使用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這兩種火箭發動機又是製造洲際導彈的“攔路虎”!洲際的火箭發動機在工作時要承受火箭燃料燃燒時高達3000°的高溫,如果說材料不過關,就不是燒燬發動機這樣簡單的事情了,而是會產生劇烈的爆炸,連同燃料會引起災難性的火災!所以,發動機的設計與製造都需要頂級技術才能完成,還需要經過上千次的試驗確保萬無一失,有一點點小問題都會引起洲際導彈發射的失敗,載有核彈頭的導彈點火後發射不出去,其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為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擁有洲際導彈?

美軍W87型核彈頭,只有實彈只有200公斤重,圓錐體底部直徑55.4釐米、高1.75米,就這麼一點的小物件居然可以產生40萬噸的核當量!其技術水平可見一斑。

只有洲際導彈沒有核彈頭是沒有意義的,那是“有槍無彈”!洲際導彈最終目的就是要將對方滅國!萬里迢迢的發射常規彈頭夠不成任何威懾。

但研製核彈頭又是一項舉國之力的工作,在原子彈時代,我們知道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當時美國集中了萬餘名頂級科學家,十多萬的外圍技術人員和軍隊,耗資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000億美元以上)才得以完成,由於保密要求“曼哈頓計劃”是在沙漠裡完成的,由於需要提取U235核材料,電力消耗極大,需要從外面架設高壓線和變壓器...等,電力設施輸送電力,由於用銅數量巨大,就連美國的銅都不夠用了!最後只得向美國國庫借白銀,當時美國國庫儲備白銀47000噸,都借給了“曼哈頓計劃”,最後用銀14700噸...這麼多的白銀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可以拿出來?

製造洲際導彈的工程大大小小有幾萬項配套的工作,上面舉的幾個分系統工作已經說明了製造洲際導彈的困難和資金投入的巨大!也只有個別的大國才能擁有,而其他中小國家在研製洲際導彈項目上任何一個節點都是無比困難的!綜合國力已經限制了他們擁有洲際導彈的可能性。所以,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研製洲際導彈的可能性。

即便是他們當中的個別國家,研製出來所謂的洲際導彈,但是沒有測量系統、不進行多次的試驗也是根本解決不了洲際導彈的可靠性問題,發射出去之後都不知道最後的彈著點在哪,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