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平瓜果從石景山“燃”起來

“現在我們不再靠救濟金生活了。石景山區來的扶貧幹部,帶我們學技術、換理念,讓我們發揮種地的特長,靠種植特色產業走上致富路。”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剛剛脫貧的王大爺激動地說。兩年半來,石景山區派駐順平縣的3名幹部,從輸血扶貧,到幫助當地農民造血,以智扶志,精準的全產業鏈幫扶,將順平的農業優勢做大做強。

大棚種植草莓,敲開增收門,直奔致富路

“現在,我一個月掙三四千都沒問題!”承包了兩個大棚種草莓的李大爺告訴記者,以前山上不利於種植,只能靠天吃飯,一年收入兩三千。現在搬到縣城易地搬遷小區,住進樓房,生活方便了,離家很近的地方又有了屬於自己的大棚,還有統一的產品管理、技術支持和銷售,自己專心搞好種植就行了。

易地搬遷讓農民邁開了脫貧的第一步,為了做好後續幫扶和鞏固提升工作,石景山區在小區附近幫扶建設了“順平縣易地扶貧搬遷現代農業園項目”,新增了38個大棚,全部分配給易地搬遷的貧困戶,發展草莓和蔬菜種植,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留得住,過得好”。巖田農業園是石景山區幫扶的第一批草莓種植企業,而富裕起來的企業主動反饋社會,當起了致富帶頭人,讓貧困戶跟隨他們科學種植、統一銷售。政府對企業幫扶的成功,讓貧困戶由最初不太敢嘗試承包大棚,到看到不光脫貧,還能致富的願景。

技術援助打造品牌,果農邁上小康路

順平望蕊山莊種植的桃,多年前在當地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外地市場缺少名氣,賣不出價格。望蕊山莊的負責人、全國勞動模範張國橋向記者介紹,石景山區掛職幹部一來順平就為望蕊山莊請來專家,全方位對桃產業會商會診,使得桃子的品質有了進一步提升,也用上了“堯鄉優鮮”區域公共品牌。

今年又創建京保協作農業創新驛站,組織專家制定生產技術規程,推廣省力化栽培,生物物理防控。僅6至9月就培訓果農900人次,其中80%以上為貧困戶。創新驛站從管理、技術、銷售、品牌建設、宣傳推廣多方面對果農進行培訓,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提升了桃子種植技術的王大爺高興地說:“現在我們從根本上擺脫了貧困,邁上了小康路。”

冷庫助力儲運升級,錯峰銷售增身價

順平縣是中國蘋果之鄉,一到收穫季節,大量蘋果集中上市,供大於求,賣不出好價格。而新年、春節北京等地蘋果需求量大,果農又難以依靠自家的能力將蘋果長時間完好地保存。對口幫扶建立了7個冷藏庫,讓貧困戶免費使用,使蘋果保鮮儲存能達半年以上。果農根據市場錯季節銷售,眼看著普通的蘋果賣出了好價錢,還滿足了消費者春節吃到新鮮蘋果的需求。

50多歲的王阿姨開心地說:“去年我在果園掙了兩萬多元錢!今年會更高些。”靠著果園收入,已脫貧的王阿姨家將原來的石頭房翻蓋成寬敞氣派的新瓦房,還置辦了全新的傢俱、家電,“真沒想到苦日子這就一去不復返了。”讓她高興的還不止這些,冷藏庫也有利於蘋果深加工,“比如製成蘋果酒!”一扇新的致富窗正在開啟。沒什麼比希望更讓人激動的了。

引進新品種,直採直銷返利果農

單手能握住,瓜肉呈紅、橙、黃相間的彩虹西瓜,是對口幫扶給順平引進的新品種。“彩虹西瓜的皮太薄,不能在地上拖秧生長,必須搭架子吊起來,這樣光照更均勻,口感更甜。而且,不施化肥、農藥,是純綠色食品。”劉蘭福告訴記者,以前他與種西瓜沒任何關係。2017年,石景山區到順平縣掛職的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晨找到他說:“要讓順平縣最大的深度貧困村——白雲鄉常大村告別貧困!”38歲的劉蘭福被打動了,帶領48戶貧困戶種上了彩虹西瓜。

收穫時,在石景山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彩虹西瓜在石景山物美超市、壹公里果蔬超市、新發地精品水果廳先後上市,並受到青睞。“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我們的直接收入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劉蘭福介紹,過去農戶普遍將精力長年集中在種植上,到頭來收益甚微。石景山區組織企業與水果基地無縫對接,最大程度減去中間流通環節,返利果農,讓他們增收的同時,也增強了信心與動力。

石景山區還聯合順平縣政府推出了農產品公共品牌“堯鄉優鮮”,並在京設立順平特色農業產品展銷館。目前,脫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石景山區與順平縣將一如既往,在質量、服務、特色、品牌等市場核心競爭要素上做文章、下工夫,以品質立身,讓貧困戶永遠過上幸福的日子。

特朗普證實美國正在升級核武器!詳細現場視頻,盡在“中國網”抖音(7878744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