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旮旯兒在北京的衚衕裡走一走,去找找清末民國時期的老糧店遺存


前兩天旮旯兒發了個同日升糧行重張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有的朋友還指出了帖子中的一些錯誤並告知了原來北新橋糧店的位置,這幾年通過發圖文旮旯兒結識了許多朋友,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一手資料,在此旮旯兒一併表示感謝。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千餘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在剛剛開放的首都糧食博物館中有一個模擬的民國老糧店場景,旮旯兒查了一下相關資料,並沒有找到具體數字,但民以食為天,想必當年北京城裡一定有很多這樣的糧行。

這個場景模擬的是前門外西柳樹井的大和恆糧行,這家創建於1915年的老字號當年可是北京城糧店中的龍頭企業。無論蠟像做的多逼真,這畢竟是個假場景,那麼在北京城裡現在還能找到民國老糧店的遺存嗎?

原來在前門外的大江衚衕裡有一座被遮擋在小房內的老建築,從上面露出的磚雕匾額上可以看出這是一家叫做永增厚的米麵莊,也就是說當年這裡就是一家老糧店。

這兩塊磚雕匾額上面的字都寫得非常好,在米麵莊匾額上刻有落款,仔細看寫的是江淮散人,由此可知作者是清末擅寫牌匾的李鍾豫。可惜的是前兩年大江衚衕拆遷,這兩塊牌匾連同這座老建築一同都消失了。

旮旯兒前兩天發了同日升糧行的帖子後,有網友指出在東四附近也有一家老糧店,這應該說的是東四十一條的那家,旮旯兒住的離這兒很近,對這裡還是很熟悉的。

現存的兩塊磚匾上刻的是廣和成和麵粉,說明這裡的確是一家老糧行。

另外在鐵樹斜街裡有一座民國老建築,從現在殘存的本廠自磨等字跡可以看出,當年這裡應該也是一家前店後廠的老糧行。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匾上的字體並不是磚雕而是墨筆書寫,正中的匾額上如今隱約可辨出公義二字。旮旯兒也曾問過附近的居民,但是沒人能說出這家糧行的名字,如果有知道內情的朋友還望指正一二。

另一塊牌匾上的字跡更加模糊不清,從白灰脫落處可以發現底下露出的一個恆字,由此可見這座建築的歷史應該是挺悠久的了,也許之前還開過別的買賣,至於原來寫的是什麼就只有等到上面的石灰都脫落了才能看清楚了,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老建築的價值也正在於此。

除了上述的幾個老糧店遺存外,旮旯兒還拍到過一些零星的信息,比如這面老牆上殘存有三個字,其他的字跡都不見了,從其中殘留的一個面字旮旯兒猜測這裡原來可能也是和糧店有關的一座建築吧。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千餘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