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種植讓山村變了樣

藥材種植讓山村變了樣

通訊員鄭家雲

10月9日,在宣恩縣椿木營鄉勾腰壩村4組的一塊藥園裡,碧綠修長的纈草長滿山坡。藥園內的纈草長勢喜人。

“小心點,不要把纈草根系挖斷了,要整根採挖出來。勾腰壩村黨支部副書記胡平正帶著5名村民採挖纈草。在地邊的田間道路上,一袋袋粗壯的纈草藥材正等待被收購。

村幹部帶頭作示範

山清水秀的勾腰壩村山大人稀,地處偏遠,信息相對閉塞。在現代農業如火如茶發展的今天,許多村民在生產方式上還是傳統的種植觀念和模式,種植結構單一,種植效益低,增收舉步維艱。

為此,胡平和村支“兩委”一班人煞費苦心: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小組群眾會,屋場會,上門走訪,外出參觀,苦口婆心地向村民宣傳現代農業產業轉型理念,但由於在家的村民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婦女,收效甚微。怎樣才能讓村民接受現代農業產業轉型理念,推進產業振興呢?“村民要致富,看的是黨支部,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帶頭幹。”胡平和3名村幹部商量道,決定自己帶頭為村民做好新興產業發展示範。

2017年9月,胡平帶領部分有種植意願的村民到本鄉深灣村纈草種植示範基地考察,根據勾腰壩村土壤情況和水源條件,大家一致決定發展優質寬葉纈草藥材。於是,胡平自己組織人員採購野生纈草種苗,騰出自家的6畝好土地栽植優質纈草,還與宣恩縣坤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保底收購訂單。

種下纈草藥材後,胡平帶領黨員群眾利用村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和農家書屋,學習纈草種植管理技術。

“今年雨水不多,造成纈草增產,每畝預計產量1000公斤,按訂單保底價每公斤鮮貨8元計算,今年6畝纈草產值在48000元左右。”胡平說。

產業興旺托起“致富夢”

“看到村幹部都在搞這個產業,我想能賺錢。這不,還真賺錢了!”4組周家臺村民張巖生說。

張巖生以前在外務工,2018年初返鄉後正愁找不到發展項目,本組的村幹部胡平種植纈草後,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先種了3畝。“我算了算,傳統種植一畝苞谷,除去成本,還把工不上算,純收入就600元左右。而種植優質纈草,一畝地毛收入可達8000元。看來要增收必須發展新興產業。”目前,張巖生還規劃了50畝土地種植纈草。

“胡書記不僅幫我們指導聯繫纈草苗子,還幫我們與宣恩縣坤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收購訂單。”張巖生說,村幹部把種植和管理技術全部教給村民,哪個時間該除草,哪個時間該壟蔸,哪個時間該施肥……胡書記都要在村群上發佈。

曾經長期在宣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務工的周相全,看到村裡纈草產業發展的新變化後,已計劃流轉10畝好土地種上優質纈草。

“纈草收購完成後,馬上結合冬季農業開發把纈草種植納入規劃,村民們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發展新興產業,目前,全村已與公司簽訂了250畝的種植收購訂單。”胡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