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前輩告訴你,到底要不要留英工作

2010年我19歲在基爾大學讀本科,12年去阿斯頓大學學習市場管理。今年,我24歲,在一個櫥窗的年輕企業擔任Social Media Manager,拿的是Tier 5簽證。

留學前輩告訴你,到底要不要留英工作


很多人都問我,你是怎麼找到工作的,說說經驗。首先,我要說一下關於簽證。英國曾經對本科以上學歷的國際留學生提供兩年的PSW簽證計劃,方便在英國留下工作,但最終於2012年終止。此後國際學生畢業後留英,僅可通過T2工作簽證,且工作要求和條件門檻不低。此後,從2014年4月6日起實施的《英國移民法規》,在英國積分制簽證體系(PBS)第五等級Tier 5中,新增國際學生實習計劃 (ISIS),規定在英境內的國際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從Tier學生簽證轉成為期一年的Tier 5國際學生實習工作簽證。而我,拿的就是這個簽證。雖然只有一年,但對於想要留在英國積攢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講,這個簽證足夠了。

有人會問,留英工作到底是好是壞?這哪有固定答案。一方面來講,面對現在越來越多海龜的回國大潮,一個洋文憑在找工作階段,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很多HR可能會更留意那些有海外實習或工作經驗的留學生,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另一方面,沒有一個規定說,只有有海外工作背景才算‘牛人’,在我看來,國內也有著很多元的工作機會。

留學前輩告訴你,到底要不要留英工作


Yes!留英工作

1. 能力上的提高

在專業技能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把書本上的知識和技能用到了實際當中。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寫的時Social Media方面的題目,而實際工作也是作為一個Social Media Manager,所以把曾經看過的理論基礎用到實際工作中,還是可以對這個行業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擁有更實在的技能,也成為我職業生涯的助力。

2. 瞭解英國的就業體系,工作環境,企業文化

感受在英國工作的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公司的氛圍也會不同。我所在的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也沒有大型企業的管理體系,但是工作環境和員工間的氛圍都是很自由的,這也是同很多中國傳統公司最不一樣的地方,在這裡,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去創造價值。同時也可以有更深的機會了解西方人的思維,如何去Networking,如何去Social,能更瞭解很多文化上的東西。

3. 更多的機會接觸當地企業和市場,知道當下行業的市場需求

每一個公司和每一份工作所對接的行業都是不同的,所以會有很多機會接觸更多當地企業,瞭解對方對於企業的定位和市場的需求。我的客戶都是來自英國本土的企業,而我主要的工作是幫助他們擴大在中國的市場。而不同的企業對中國市場的目標,受眾群,定位也不同,從中能學到很多,也接觸更廣的行業和領域。

4. 薪資和福利

一份正式且合法的英國工作,可以基本保證最低工資,覆蓋基本生活開銷。而且,可以享受英國的福利體系,包括法定帶薪休假,醫療等。

5. 語言上和工作專業溝通能力的提高

脫離學生的思維和做事方式,需要的是更多工作領域上的工作技能和溝通技巧。這些,都是書本上和在英國學生生活中學不到的。

6. 自由的生活

在英國久了,就會慢慢習慣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我總覺得在英國可以得到一份內心的安寧。沒有過分浮誇的攀比,沒有突顯的拼爹拼關係…你想要的一切,通過自己努力都會得到。英國人都很少加班,他們總是把生活和工作分得清楚。一到夏天似乎就集體年假,去享受陽光和休閒。只要不過分追求什麼,其實這裡的一切,都變得簡單。

留學前輩告訴你,到底要不要留英工作


No!留英工作

1. 忍受孤獨

每年中國前來的留學生千千萬,但一畢業就回國的不在少數。很多認識的朋友和同學都回國發展了,慢慢熟悉了迎來一撥人再送走一撥人的日子。父母在國內,為了讓他們不擔心,報喜不報憂。有時候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可能因為工作大環境的不同,能聊一聊的人也可能少了。在英國習慣面對一個人的生活,應付一切困難,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說實話,有時候,也挺累的。

2. 高額房租和生活

房租成了每月最大的花銷。不論是住在哪裡,單人間還是合租,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不是學生的我們,還要面臨付各種稅…如果說在國內有北漂一族,那麼在我現在就是英漂。

3. 文化差異

不論是學生還是工作,文化差異一直存在。只是換到工作環境中,也許是有利益的關聯,因為文化差異而引起的問題,有時候會被放大。雙方也許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或做事方法,也許有不同的理念,再加上語言上又不是完全通暢,誤會和分歧是在所難免。

再來說說工作。起初找工作只是因為想要試一試,體驗除了‘學生’外的英國生活。學校的Career Centre是一個很有幫助的地方,工作人員會幫助學生修改簡歷,模擬面試等,可以給人很多找工作的經驗。我大概投了50多份簡歷,大大小小面試也有很多。每一次面試的機會我都很看重,我其實沒有多在乎結果,只是在面試的過程中,我可以知道不同公司HR的側重點,答題的方式…每一次面試後,我都會回顧自己說過的話,然後總結自己面試的過程。 所以,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自己也許因為口語不好而羞於表達,儘自己最大的力去做,相信自己,而這些,都將會是最難能可貴的經驗。

最後,機會。我們都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很多人在找工的時候,都喊著多難多難,英國人不會要中國人的…云云之類。但看看他們的簡歷,除了幾個學歷外,再無其他。而我看來,這樣的留學,沒有任何卵用。個人認為,出國對於院校和專業的選擇,也許在整個留學過程中並沒有佔據那麼重要的比例。更多的是看自己視野有多廣,心和眼界能走多遠。英國雖然不大,但那麼多的歷史,著名的任務,不同的城市,時尚商業等眾多領域的發展…使得這裡本身就已是學校,但這裡沒有固定的教科書,沒有老師列出的References,也沒有考試和論文的要求,所有的‘學習’和感受,都靠自己尋找機會。

在留學期間,我做過很多的志願者,瓷器展的接待,活動助理,新生嚮導…並且在留學這幾年中,充分利用假期跑了英國大大小小60+的城市和小鎮…這些經歷,讓我對於英國,雖然不及本地人那麼‘土生土長’,但也可以說自己算半個英國通,對英國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有了更多的機會去了解,並且把這些經歷都加進了我的CV中。所以在我得到我現在這個工作的面試時,除了學術背景要求符合外,職位要求也需要一個對中國和英國都瞭解的人,而我的這些經歷和我的表達方式,讓我在面試的適合足夠自信,加分不少。

我相信,擺在面前的每個機會都不會是沒用的,只有在你抓住並付出努力時,你才能知道它會把你引向哪裡。如果你還在英國,請不要讓自己除了學習外的經歷留有空白。試著多融入這個國度,多瞭解他們的文化,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留學故事。

最後的建議

在英國找工作很不容易,很多畢業生都希望畢業後就能找到20k+的工作,或者拿到T2 簽證,夢想能到倫敦,金融街等地區找一份‘高大上’的職業。其實,對於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相比於一步登天,不如腳踏實地的豐滿自己的羽毛後,再去翱翔。在投簡歷過程中,找大公司不順暢的時候不妨試試中小企業,或者新興的公司。同時也可以結合多種途徑,學校的Job Centre, 公司網上申請,LinkedIn等,多去尋找機會。但一定要堅持,也要放低姿態,保持學習的心!

快來頭條關注金吉列出國留學,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