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流淚小狗嗚咽,活生生展現在大理農村大集,你又會如何面對?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或作食品或當寵物,世人對動物的消費越來越容易。當我們在交易消費它們時,已成為商品,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動物,又將會是種怎樣的絕望?旅遊城市大理,作邑龍街的農村大集,就淋漓展現了這種情境。

現在,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的不乏其人。消費環境的變遷,使許多人除了寵物,已遠離動物活體,對鮮活生命的感知逐漸只剩下食材這一口腹概念。只有在類似作邑龍街的農村大集上,才能體會到鮮活動物在交易中的真實表現。

大理作邑龍街,農村大集上設置了很大的動物交易區域,雞鴨飛禽在最前端。鴿子被胡塞在籠子裡,有的羽落幾盡,袒露著紅嫩的胸腹,在買家緊攥的手中瑟瑟發抖。這種待遇肯定不會是寵物,只不知它們最終會出現在哪張餐桌上。

鴿子低喉咕咕,其聲哀哀,旁邊牛市上的牛卻是一片沉寂。肅殺的氣氛裡,只有迫不及待的賣家,笑容可掬,不斷地高聲招攬著生意。

牛是大理重要畜產,當地特產的乳扇乾巴,都源自於牛。賣家熱情有加,買者興致勃勃,按腰拍背,討價還價。在他們眼裡,溫順的活牛說到底也不過是件商品,有誰會在意商品自身的感受?

沒有人注意到待售黃牛開始緩緩流淚,或是人們對此早已熟視無睹,討價還價還在熱烈繼續。黃牛彷彿意識到了什麼,眼瞼低垂,目光悽苦,憂傷流淚,沉默等待著可想而知的最終命運。此情此景,讓人揪心不已。

溫順的牛以沉默的方式接受了人們對它命運的安排,那麼,被稱作人類忠誠夥伴的狗狗呢?牛市旁邊,是更為開闊的犬類交易區,籠載車運,圍觀買賣者甚眾。只是這裡的小狗沒什麼高端犬種,多是普通品相。

有幾隻小狗彷彿不甘於命運,掙扎不已。掙扎又有何用?最終還是被抓進麻袋,由掙扎變成蜷曲,由狂吠變成嗚咽,聲音越來越弱,動作越來越小。在強大的人類面前,動物根本沒得選擇,當寵物還是作食物,全取決於人們的需要。

大理的雨說來就來,大雨中又有小狗被運來等待顧客的挑揀消費。動物成為寵物,可以慰人心靈;動物成為食材,可以予人營養。可萬物有靈,當您看到交易過程中這些動物的各種揪心神態時,又將會如何面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