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遼寧省考備考:注意言語文段中的“設問

言語理解與表達是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中的必考科目,也是行測考試當中的基礎科目。在閱讀言語文段的過程中,掌握恰當的方法,可以更加高效準確地確定文段的重點。今天來為各位介紹一種特殊的技巧:通過文段中的“設問”來確定文段的重點。

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什麼叫做“設問”,設問是一種修辭手法,它的特點是自己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謂的“自問自答”。設問這種修辭手法是有語氣上的側重的,一般來說,一問一答的重點在於回答,而不在問題本身,也就是說設問的目的是作者通過一問一答引出自己的主要觀點。所以在閱讀文段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設問,作者的回答才是重點。比如下面的題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8年定為“馬鈴薯年”,俗名“土豆”的馬鈴薯被聯合國的專家們稱為“隱藏的寶貝”。聯合國用一種農作物命名一個年份,在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就是2003年——國際水稻年。今年的主角為什麼不是“玉米”、“蘋果”,偏偏是土豆這個深埋地下的不起眼兒的小東西呢?因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A. 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農作物B. 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應引起重視C. 土豆被提到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D. 土豆潛在的巨大價值有待進一步開發

這道題目選擇C選項。在文段的結尾部分,作者先是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偏偏是土豆這個深埋地下的不起眼兒的小東西呢?”然後給出了回答:“因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所以我們需要重點來看回答,作者是通過設問來強調土豆在糧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對應的是C選項。

再比如這道題目:

一粒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大魚。它們的體積增大了千萬倍,需要很多的有機物質來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一個成年人,即使一點兒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這些有機物質從哪裡來?能量從哪裡來?原來,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種能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澱粉、纖維素)、蛋白質、脂肪等等,它們既能構成軀體,又在呼吸時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最能準確概括上面文字內容的是:A. 一切生物都是由有機物質構成的B. 一切生物都會消耗能量C. 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D. 食物能夠釋放能量

這道題選擇C選項。在文段的中間位置,作者連續提出了兩個問題:“這些有機物質從哪裡來?能量從哪裡來?”然後進行了統一的回答:“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所以前文提到的有機物質和能量都是從食物當中來的,強調食物很重要的對應的是C選項,因此選擇C選項。

所以在閱讀言語文段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設問,大家記得要重點看作者的回答,從而確定文段的重點,希望這一技巧對大家備戰國考的言語科目有所幫助,也祝願各位早日成功上岸!

2019遼寧省考備考:注意言語文段中的“設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