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為何不攻蘇聯?關東軍急於表現,諾門坎被蘇軍胖揍


日本決定對美國珍珠港動手前,曾有過北上和南下的激烈爭論,最終的結果是南下派成為主導。如果日軍在二戰中不與美國開戰,轉而配合德國進攻蘇聯,那麼局勢會如何發展呢?

日本如果選擇北上進攻蘇聯,將會迎頭碰上幾十萬的蘇聯大軍。與很多人印象有所不同,蘇聯對日本戒備已久,二戰前一直沒有放鬆在遠東地區的防務。

即便是莫斯科會戰期間,蘇聯從遠東抽調的也只是精銳裝甲部隊和部分步兵師。也就是說,遠東地區的蘇軍部隊,依然會是日軍北上難以逾越的障礙。

既使日軍集結舉國之力,將部署在遠東的蘇軍擊潰,也只能先推進到西伯利亞地區。那地方高緯度,極度寒冷,資源雖然豐富,但並不是在地上隨處可以撿寶,日軍需要花時間才能開採礦藏。

如果日軍想繼續推進攻擊蘇聯的腹地,那就必須考慮後勤補給問題。畢竟數十萬大軍的補給保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日軍呆在遠東不動,隨著美國參戰,日本將陷於兩線作戰,仍然會戰敗。

因此,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日本來說,無論南下還是北上,他們發動的侵略戰爭都終將失敗。我們再看看日本當時面臨的情況,從抗戰全面爆發後,日軍就深陷侵華戰場,戰線越拉越長,兵力嚴重不足。

日本根本難以戰勝不屈的中國,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的供應又被美國卡住脖子。後來日本關東軍不自量力,急於證明自己,對蘇聯發動了諾門坎戰役,結果被蘇軍胖揍。

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日本只能鋌而走險,偷襲美國珍珠港,美日戰爭就此爆發。日本在這場偷襲中表面上佔到了便宜,實際上是給他們的覆滅敲響了喪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