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大會花絮:中俄“院士父子”的河南“偶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屹立 胡巨成

本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上,一對中俄“院士父子”同來河南參會成了會場外的一個熱點話題,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行業的頂尖專家,卻因為河南有了一場奇妙的“偶遇”,相逢之際,他們才知道都是來河南參加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

10月26日,在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信陽專場上,這對父子中的兒子,作為嘉賓上臺致辭時,吸引了臺下所有觀眾的“眼球”,他有著和我們一樣的中國名字,但卻長了一副非常“老外”的面孔,他是俄羅斯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國家外科研究中心副主任趙聯強。

招才引智大会花絮:中俄“院士父子”的河南“偶遇”

趙聯強在致辭中介紹自己時說:“作為一個出生在中國、成長在俄羅斯的海外遊子,我時時刻刻都牽掛著、關注著祖國的發展和進步,祖國所取得的一個個偉大的成就總令我無比激動、驕傲和自豪。”

據介紹,趙聯強的父親趙鵬大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地質、礦產普查勘探學家,今年88歲,曾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工程院外籍院士。

趙聯強的母親是俄羅斯人,1966年,他7歲時離開北京,母親把他帶到莫斯科。直到1989年,時隔23年後,他才重新來到中國見到父親。

趙聯強說,他和父親是在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召開的前一天,在武漢火車站偶然相逢的,直到那一刻,他們彼此才知道都是來河南參加這個大會的。他說,“因為在非常緊張的時間來中國出差,我拿到簽證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告訴他。我雖然是成年人了,但意外的相逢和驚喜,讓我像孩子一樣緊緊擁抱著父親。”

當記者問到,他和父親同為兩個國家的院士,這是一種巧合還是遺傳?他說,他認為既可能是遺傳,因為相同的是他們都有認真的學習態度,同時這也存在偶然性,因為他父親是地質學的頂尖專家,而他是從事肝膽外科的專家。

父親在學術上取得的成就讓他引以為傲。“讓我感到最興奮的是,我父親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俄羅斯工程學院外籍院士,而我恰恰是俄羅斯工程院院士,還是俄羅斯醫學院院士,另外,我父親也是莫斯科大學名譽教授。”

趙聯強說,推動中俄友誼與合作,特別是推動中俄醫療衛生事業方面的合作、交流與共同進步是他終身的目標和追求。他會把俄羅斯先進的醫學技術引進到中國,把中國先進的醫學技術(如中醫等)引入到俄羅斯。

他這次來到河南,目的主要兩個,一是他個人將與河南聖德醫院簽訂合作協議,他將定期到河南聖德醫院進行學術交流、醫學研究和臨床手術等活動,二是推動和促進中俄聯合在信陽創辦一所一流的本科醫學院。

“作為中俄交流的使者,我會像父親一樣,支持和參與到河南的發展中來。”中俄“院士父子”緣於河南的故事還將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