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臨:春風細雨真君子,江海揚波畫中人

詩人西川曾說:“在孫道臨的身上,集合了一個時代的道德、修養、熱情、才華。”作為中國影史最知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之一,孫道臨所飾演的所有銀幕形象,都散發著獨特的知識分子氣息,他用自己的學養和演技塑造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銀幕形象,成為“五四”文化和當代知識分子的形象標誌。他飾演的眾多軍人戰士形象,更是打破了當時對軍人形象的固化表現。

孙道临:春风细雨真君子,江海扬波画中人

孫道臨

1921-2007

出生地:北京

原名:孫以亮

工作單位:上海電影製片廠

獨一無二的銀幕知識分子

孫道臨1921年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從比利時留學歸來的工程師,希望他將來也能學工程。孫道臨卻與文藝結緣,1938年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在此期間受到學友黃宗江的影響走上了戲劇演藝的道路,參演過《雷雨》《生死戀》等劇,還找過白俄羅斯的老師學習鋼琴、德國老師學習聲樂,成為了名揚全校的英俊小生。

1948年,孫道臨從北京來到上海,拍攝黃宗江編劇的電影《大團圓》,從此走上了銀幕。1949年,憑藉電影《烏鴉與麻雀》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

孙道临:春风细雨真君子,江海扬波画中人

《早春二月》

1963年的電影《早春二月》裡孫道臨飾演肖澗秋,使得當時社會上掀起了“肖澗秋旋風”,男大學生們紛紛模仿起他的扮相,連片中他的豆綠色圍巾都在百貨商店被搶購一空,他也成為了瀟灑和儒雅的代名詞。合作的女主角謝芳曾回憶,孫道臨是肖澗秋的不二人選,“外形、演技自不必說,就是那份學養和素質,坐在鋼琴前就可以隨意彈奏出曲目,那種瀟灑自如沒有第二個人能完成。”導演陳凱歌曾經說道:“單憑一部《早春二月》,他的表演已達藝術頂峰。”

除了文人形象外,孫道臨還出演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軍人角色,而他飾演的戰士形象,有別於同時代一般軍人角色粗糙、剛硬的表演方式,常有著溫暖、細膩的獨特印記,這也是他在軍旅題材電影中同樣大放光彩的原因。《南島風雲》中的游擊隊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地下黨員,《紅色的種子》中的政委等,都是他的銀幕“兵系列”。孫道臨的妻子王文娟曾在接受採訪時說,當年她與孫道臨剛開始談戀愛,母親得知女兒交往的對象是電影《渡江偵察記》中李連長的扮演者時,就先在心裡默認了這個未來的女婿。

《雷雨》一直是他最愛的劇本

在孫道臨的演藝生涯中,《雷雨》一直是他最愛的劇本之一。在燕京大學攻讀哲學時,他就作為燕京劇社的成員出演了劇中的周衝。1984年,他自編自導了電影版《雷雨》,飾演周樸園,這也是孫道臨第一次執導電影,對於故事背景的細節完善和演員選擇全部精益求精,連曹禺先生都對此片讚賞有加。

孙道临:春风细雨真君子,江海扬波画中人

《雷雨》

2003年,82歲高齡的孫道臨應朋友之邀再次出演《家》中的高老太爺,由於臺詞很多,孫道臨的記憶又已衰退,時隔四十多年後再次詮釋這個角色,臺詞成了孫道臨的難題。他堅持自己完成臺詞部分,一遍遍地反覆背誦,直到把臺詞背得滾瓜爛熟為止。這也是他生前出演的最後一部舞臺劇。

孫道臨曾為電影《王子復仇記》裡的哈姆雷特配音,造就了電影配音史上無法超越的高峰,也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永遠的“王子”。他配音版的哈姆雷特立刻成為了演藝界訓練口音的標準教材,進而對全國人民從此以後的說話腔調都產生了潛在的影響。好友黃宗江曾說,要是勞倫斯·奧利弗到中國來聽到孫道臨為他扮演的哈姆雷特配音,他也會感到慶幸的。其後孫道臨又應上海電影譯製片廠之邀,為《基度山伯爵》《孤星淚》等多部外國影片配音,成為後人難以逾越的經典。

朗誦是孫道臨的另一項不懈追求。在他的自述文章《我與朗誦》中曾寫道:“比起演戲來,朗誦需要和觀眾更直接的交流和相互感應,因而具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煽動力”,“朗誦藝術得到發展,成為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豔的花,是非常需要這樣鍥而不捨的努力的。”在從事朗誦近四十年後,孫道臨依然覺得朗誦是自己的一項“業餘”活動,覺得進行的研究和思索太少了。

在他心中藝術永遠比金錢崇高

2007年孫道臨在上海去世,輓聯上寫著“心繫華夏德藝千古音韻永不消逝”,“魂牽銀幕風範高潔形象光彩照人”,簡潔的語句刻畫了孫道臨不平凡的一生。

1956年孫道臨出演陳西禾導演的《家》時,導演因為時常被影片中年輕人的不幸命運所感染,久久沉浸在悲情當中,劇組大家給導演起外號叫“陳大悲”(中國現代戲劇先驅),另一個演員張輝則被叫“張恨水”(現代作家,著有《啼笑因緣》等)。而孫道臨因為常常落淚在劇組的外號叫“孫大雨”(現代詩人)。孫道臨時常懷念,“瞧瞧,當年工作氛圍多麼融洽,又是多麼認真專注,三個外號都是巴金同時代的文化人,比喻得非常貼切、優雅。”

對待表演,孫道臨也是同樣認真專注。拍攝《渡江偵察記》是他第一次飾演軍人形象,之前他多是扮知識分子,心裡特別沒底,總覺得自己不夠剛硬,便自己在家走正步,一走就是好久,還讓妻子王文娟隨時提醒他的姿態,後來試戲時穿上軍裝,得到了導演的讚許,方才放下心來。

孙道临:春风细雨真君子,江海扬波画中人

《渡江偵察記》

拍攝《永不消逝的電波》時,孫道臨只花一個月時間就學習掌握了發電報的技巧,這樣導演王蘋就可以拍攝他的手部特寫。在出演被敵人刑訊逼供的鏡頭時,主動要求體驗酷刑老虎凳的感覺,加到第三塊磚時,已經青筋暴露、大汗淋漓,幾乎要暈厥,王蘋趕緊喊停。在世界電影史上,為演戲,演員親自體驗老虎凳,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唯一一人。

孙道临:春风细雨真君子,江海扬波画中人

《永不消逝的電波》

“在他心中,藝術是崇高的,分量很重,而金錢的分量很輕”,上海知名文藝評論家毛時安曾這樣評價孫道臨。曾有廠家以50萬元為酬價,用他的形象做廣告,得到的回答是“我絕不做藝商。”但在電影《屠城血證》中,孫道臨做了精彩的總結性旁白,卻沒有收取一分錢酬勞,他說:“我是為每一箇中國人念出這段旁白,也包括我自己。”

新京報記者 李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