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重磅報告出爐:F5G撬動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綜合考慮中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存量水平,以及新建不同類型基礎設施的技術經濟特徵,F5G將是低投入、高效率鋪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突破口。鑑於F5G的戰略意義,建議儘快將F5G納入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範疇

社科院重磅報告出爐:F5G撬動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F5G作為新一代固定網絡通信技術,是代表全光纖網絡和超高帶寬的最新固定網絡接入技術。以F5G為技術基礎的千兆固網是中國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萬物互聯時代中國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一翼。2019年10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網絡強國"研究團隊完成的《F5G:撬動中國經濟新動能——千兆固網社會經濟效益研究報告》正式發佈(報告全文鏈接見後)。

報告認為,當前主要工業化國家間的經濟和產業競爭正緊緊圍繞以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為核心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展開。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各國更是紛紛將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上升為搶佔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提振本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戰略性舉措。以F5G(第五代固網,the 5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和5G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孕育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拓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通用目的技術和使能技術,在構築經濟增長動能、驅動經濟效率提升、支撐民生福祉改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性作用。

其中,F5G由於兼具投資規模小的經濟性和高網速、低時延、高穩定性的技術優勢,應當作為新時期中國網絡強國建設的突破口,有力撬動和支撐中國"F5G先導、應用引導、5G主導"網絡強國戰略的有效實施,與各類蓬勃發展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一道,共同構築新時期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

一、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助推網絡強國建設

當前加速拓展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產業形態和競爭範式。在以F5G和5G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時代,數據要素將會成為決定未來工業化水平的最稀缺的要素;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將為數據要素的積累和配置提供有力支撐;製造過程高度數字化,企業通過互聯網及時獲取消費者需求從而實現服務型製造;新型生產組織方式興起,剛性生產系統轉向可重構生產系統,大規模生產轉向大規模定製,工廠製造轉向社會化製造,平臺型企業對產業鏈、價值鏈的掌控力前所未有。中國日益走近世界經濟和技術競爭舞臺的中央,必須在上述技術經濟範式轉變的四大領域尋求整體突破。

從新型基礎設施的角度看,歷次技術經濟範式的轉換,無不伴隨著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潮湧",新型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各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進程。當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服務水平嚴重製約了數據要素的價值創造,不能滿足各行業、各領域智能化的需要,亟需通過統籌投資快速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完善。從固定網絡的發展歷程來看,目前全球正跨入以10G-PON技術為代表的第五代千兆超寬時代。

適度超前佈局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實現高質量網絡泛在,賦能下游產業,帶動上游基礎技術與重要裝備核心技術突破,全面促進實體經濟轉型並搶佔全球競爭制高點,是中國建設網絡強國的合理路徑。以F5G和5G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VR、車聯網、智能製造等為主導的新興技術的商業應用,是新時期中國數字經濟和網絡強國建設的兩翼。

然而,不同於此前家庭寬帶和3/4G普及時期的發展條件和產業生態,當前我國新一代網絡和下游商業應用內生髮展、互動增強的機制並未形成:一方面,智能製造、車聯網等下游應用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並不成熟,且運營商上一代網絡建設投資尚未回收完成,因而運營商缺乏對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進行投資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如果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不能加快完善,下游商業應用就無法在更高速度、更高可靠性網絡的支持下通過工程迭代和商業模式探索逐步發展成熟。基礎設施和下游應用相互掣肘,形成當前制約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囚徒困境"。確立"F5G先導"思路,加速佈局對運營商而言投資壓力相對較小、對垂直行業應用又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千兆固網,將是破解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瓶頸的重要抓手。

綜合考慮中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存量水平,以及新建不同類型基礎設施的技術經濟特徵,F5G將是低投入、高效率鋪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突破口。

第一,全面普及的光纖寬帶和業已基本完成的ODN投資,為運營商提供了低成本F5G建設方案,只需簡單升級硬件,即可實現向10G-PON的平滑演進,快速鋪開千兆寬帶服務。第二,通信骨幹網和接入網已實現光纖化,全光通信網絡建設進入傳輸節點光交換建設的新階段。運營商可以首先面向具有特定價值需求的用戶,以有限投入、靈活部署的方式,拓展高價值的固網新業務,提高投資收益。第三,全光網不僅是固定通信網絡的承載底座,也是移動通信網絡的承載底座。F5G千兆固網建設帶來的光纖網絡規模擴展和政企網絡需求升級,將加速光傳輸和光接入的覆蓋範圍延伸到網絡邊緣,推動光纖傳輸網的智能化,具有支撐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整體升級的重大意義。

加快部署F5G千兆固網,構建"千兆先導、應用引導、固移協同"的建設格局,應成為我國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基本思路。第一,"千兆先導"不只意味著率先擴張千兆速率有線網絡的服務規模,更意味著超前改造、提升支撐超千兆寬帶的全光網,加強光通信技術和裝備的自主研發。第二,"應用引導"既需要運營商提供先進、適用的網絡條件,上下游通力協作,開發應用場景,打造規模化應用,賦能垂直行業,實現差異化的價值創造;更需要所有產業生態參與者共同創新價值獲取與分配邏輯,通過合理的價值分配,修復運營商投資能力,確保產業生態向可持續的方向健康發展。第三,"固移融合"在業務上體現為F5G千兆固網和5G千兆移動網絡之間的互補協同,在設施上則體現為全光網承載底座建設與F5G、5G網絡建設之間的深度交織。

二、F5G驅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2010年後中國經濟步入中高速增長期,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投資和淨出口這"兩架馬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下降,消費成為經濟保增長的"穩定器",這意味著進一步開拓新型投資領域,挖掘內需,推動投資和消費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點任務。在此背景下,千兆固網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可以成為穩投資和促消費的著力點。從短期的角度看,千兆固網是穩投資的最優抓手,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強化對創新數字經濟的支撐作用,避免了傳統基建投資的弊端。從長期的角度看,千兆固網是促消費的有力催化,通過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刺激VR、雲遊戲、超高清視頻等新興服務業的爆發,為創造更豐富多彩的消費內容提供基礎設施支持。

千兆固網建設將創造出巨大的直接與間接經濟效益。基於GVAR模型的測算結果顯示,千兆固網建設產生的各行業直接與間接經濟價值不盡相同。創造經濟價值最大的行業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行業,而化學產品、電氣機械和器材、批發和零售、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金融等行業附帶產生的經濟價值也排名靠前。2019-2025年間,千兆固網建設每年創造的直接經濟增加值達到1026.88億元,7年建設期間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將達到7188.16億元。同期每年創造間接經濟價值達2223.03億元,7年建設期間創造的間接經濟價值將達到15561.21億元。由此,可得出千兆固網2019-2025年間每年創造的總經濟價值(直接經濟價值與間接經濟價值之和)達到3249.91億元,7年建設期間創造的總經濟價值將達到22749.37億元。據此估計,2019-2025年間千兆固網建設投資平均每年能拉動中國GDP增長0.3個百分點,並創造503.08萬人的就業崗位。

此外,千兆固網建設將顯著提高中國經濟全要素生產率。計量模型預測結果顯示,2019年後千兆固網的普及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總量全要素生產率,並呈現出指數型增長態勢。千兆固網推動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從2019年的0.12個百分點上升到2025年的0.46個百分點。隨著後期千兆固網的普及度進一步提升,其對國民經濟的生產率和行業技術提升效應開始進一步顯現,成為拉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重要源泉。

三、F5G加速中國產業體系現代化

千兆固網推動新型產業生態加快成熟。F5G千兆固網將有力支持垂直行業應用市場發育,推動產業生態走向成熟,反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當前,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下游垂直行業商業應用開發面臨著二者投資孰先孰後的囚徒困境,影響了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和產業生態發育的速度。與其他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相比,F5G千兆固網的現有投資完成度更高,更有可能引導垂直行業儘快形成規模化應用市場,帶來網絡投資和垂直應用投資的規模效應。由於F5G與5G的應用場景重合,服務重點互補,因此F5G引導發育的應用場景還將為其他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打開更大的價值空間。有鑑於此,F5G先行牽引下游應用市場的拓展,能夠給予運營商與垂直行業共同探索新產業生態和收益分配格局的寶貴機會,率先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深度覆蓋將引致的產業生態大變革做好準備。

千兆固網為電信業商業模式轉型提供契機。近年來,OTT發展讓電信運營商淪為"通信管道",電信運營商的業務較為單一,同質化嚴重,市場經濟加劇會導致"價格戰"風險,全球和中國的電信業收入增長均出現疲軟。千兆固網的推廣可以提升寬帶服務品質,拓寬電信行業業務類型,將電信供應商從同質化競爭中解救出來,開展個性化、多樣化的寬帶服務和增值套餐,增加用戶忠誠度,實現電信行業收入新一輪增長。歐美和亞洲的發達國際紛紛佈局千兆固網發展戰略,各大運營商搶佔千兆固網市場,並獲得了收入增長和市場份額提升。我國加快佈局千兆固網發展,2019年被稱為中國"千兆寬帶規模部署的元年",三大電信運營商積極發展千兆固網,電信運營商不僅可以通過定製千兆套餐實現差異化服務,還可通過開發千兆固網的智能應用、智能組網、智能服務等增值業務,從"通信管道"向與OTT合作共生的良性發展模式轉變。

千兆固網塑造核心裝備與技術優勢。我國已有全球最完整的光通信產業鏈和最大的製造基地,光通信是我國在通信領域最接近世界領先水平的產業之一。F5G以通信網絡的高質量全光化為目標,能成為最早拉動光通信設備與技術研發的建設投入之一。

首先,我國已經實現F5G的創新引領。在各國競相投入固網升級之時,加速F5G技術的應用轉化,穩定F5G和光通信技術研發的市場預期,對鞏固和擴大技術優勢具有戰略意義。其次,光通信技術競爭的成敗關係到通信網絡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質量。以F5G為先導加速全光化進程,將推動促進光產業鏈深度佈局,推動光通信核心技術與裝備全面自主化,塑造網絡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最後,以F5G建設推動光纖寬帶網絡向更高質量的全光網發展,有助於我國利用美國光纖鋪設和毫米波部署成本"雙高"的寶貴窗口,探索實施不同於美國的F5G與5G協同發展道路,推廣光通信"中國方案",從根本上優化網絡強國戰略的實施環境。

四、F5G支撐中國民生福祉改善

千兆固網是支撐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基礎,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優質更低價的網絡服務,提升消費者網絡體驗和獲得感;另一方面可以孵化新產品、新應用、新業態,滿足多樣化、個性化、享受型消費升級需求。當前,我國正在經歷以信息化消費為典型特徵的新一輪消費升級,有形信息產品和無形信息服務的消費規模不斷增加,信息消費質量要求也不斷提升;同時,網絡購物、網絡訂餐、移動支付等信息化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新的消費升級模式決定了滿足消費升級的不僅僅是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是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功能化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以高速率、低時延、泛連接為特徵的千兆固定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將成為推動和滿足新一輪信息化消費升級的重要基礎:首先,新一輪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更高網絡性能的需求,千兆固網以其大帶寬、低時延、泛聯接的特徵滿足對網絡和信息服務的新需求;其次,千兆固網孵化新產品、新應用和新業態,加快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信息產品需求;再次,千兆固網將更多地滲透到工業生產領域,開啟信息網絡技術與工業生產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不斷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千兆固網可以推動開放性、包容性發展,更大程度地挖掘經濟發展潛力和效益,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發展紅利。我國網絡基礎設施的覆蓋面已處於世界前列水平,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驅動經濟發展的瓶頸已不是網絡"有無"的問題,而是網絡質量的問題,高質量網絡基礎設施是提升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關鍵點。千兆固網在網絡技術、上傳速率、下載速率、網絡時延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將帶來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從經濟發展程度和信息通信網絡發展的關係中可以發現:信息網絡速率網絡性能和地區經濟及工業化發展高度正相關,加快千兆固網的部署可以推進地區間信息鴻溝的彌合,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改革紅利更多的惠及廣大民眾,實現國家經濟的包容性發展。

通信網絡是創新創業的必要投入品,且隨著網絡性能的提升具有邊際收益遞增的特徵,千兆固網將通信網絡推向一個新的性能高地,將引發新一輪創新創業高潮。千兆固網具備全光聯接、超高帶寬、極致體驗的三個關鍵能力,是創新創業發展的必備投入要素,不僅可以支撐雲VR、4K/8K 超高清視頻等傳統應用端的創新湧現,而且還可以滲透到工業生產、城市管理、家庭生活等各個領域,帶動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各個領域的創新創業,形成信息網絡支撐創新創業的新高潮。

千兆固網可以推動新型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服務型政府是提升人民滿意度和獲得感的重要途徑,而信息化的政務網絡建設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基礎。政務網絡承載量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千兆固網、雲服務、網絡專線、網絡切片為建設安全、可靠的政府信息網絡系統提供了技術基礎。千兆網絡和雲服務的發展可以為政府網絡提供大帶寬、高速率、高存儲的服務支持,政府專線則可以將政府業務與其他業務進行物理隔離,充分保證政府網絡的安全性,同時為公安、消防、急救等關鍵民生領域服務提供有效保障。

五、著力完善中國F5G政策體系

鑑於F5G的戰略意義,建議儘快將F5G納入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範疇,並從以下方面協同推進F5G與網絡強國建設戰略部署和實施:

一是在國家層面儘快明確"F5G先導、應用引導、5G主導"的數字經濟發展總體戰略部署。建議研究制定"中國網絡強國戰略規劃1+X"規劃體系,即在《中國網絡強國建設中長期規劃(2020-2035)》的宏觀部署下,進一步研究制定《中國千兆固網建設發展規劃》、《5G總體規劃》、《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車聯網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從而強化各項規劃和政策之間的銜接配套。在明確F5G作為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要內容的同時,建議將千兆固網上下游產業鏈中的關鍵設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件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大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財稅支持力度。

二是加快推進千兆固網的投資建設、示範應用和普及,夯實我國固網基礎,形成固網先發優勢。韓國和德國等國在2016年左右即先後推出了千兆固網戰略,試圖通過相對小規模的固網投資驅動其數字經濟發展。我國應充分利用光纖普及率和覆蓋率高的優勢,加快寬帶網絡改造升級,促進百兆寬帶向千兆寬帶升級。在總結上海等城市"雙千兆示範城市"建設措施和經驗的基礎上,在更大範圍內推動千兆網絡建設,重點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協同推進千兆固網、5G和下游應用的統籌示範應用,加速實施"光纖到房間、光纖到機器、光纖到桌面"戰略。

三是改變當前"重技術、輕內容;重硬件、輕軟件"的數字經濟政策思路,著力完善我國的下游應用商業生態。是否能夠形成活躍的內容生態,是否能夠控制數字經濟軟件平臺,才是未來決定一國數字經濟競爭力的根本。然而,當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層面的數字經濟促進政策整體上仍然停留於對硬件研發和生產的補貼,對制約我國內容發展和軟件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嚴重不足。建議未來我國的產業政策大大強化對內容和軟件的孵化和支持力度,加強內容知識產權保護,補齊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短板。

四是加快推動"提速降費"向"提速提質"調整升級。當前中國移動寬帶覆蓋率以及網絡速率均處於全球前列,網絡資費也處於全球中低水平,綜合網絡服務水平處於前列。隨著近年來提速降費工作的有效推進,網絡資費已經不是用戶的主要利益訴求,網絡詐騙、資費套餐的不透明,是個人消費者的主要抱怨,而網絡可靠性和網速則成為中小企業用戶的主要關切。基於此,建議加快推動中國寬帶網絡品質提升,推進"提速降費"向"提速提質"調整升級。培育發展獨立第三方測速機構,建立並完善網絡測速體系和網絡速率晾曬機制,切實提高用戶網絡體驗。

報告全文鏈接:

http://gjs.cssn.cn/kydt/kydt_kycg/201910/P020191028339452328890.pdf

http://gjs.cssn.cn/kydt/kydt_kycg/201910/t20191028_5021613.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