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蔡倫故里的耒陽已成歷史,耒陽未來發展方向何在?

耒陽是千年古縣、蔡倫故里,這已經定格在歷史中了。深圳四十年前只是個小漁村,歷史上比耒陽差幾個檔次,但短短的四十年,深圳成了中國的特大城市,國際型的大都市,比耒陽高出了好幾個檔次。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躺在歷史的光榮榜上,只能找到安慰。

耒陽是神農造耒之地,是魚米之鄉,在農耕文明時代,確實相當不錯。但如今是工業化、市場經濟時代,耒陽還沒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耒陽在改革開放後四十年只成了大城市的能源——煤炭和廉價勞力——農民工的輸出地。

千年古縣、蔡倫故里的耒陽已成歷史,耒陽未來發展方向何在?


耒陽是紙聖蔡倫的故鄉,除了隨處可見以蔡倫命名的招牌外,耒陽沒因蔡倫獲得多少經濟效益。現在己經進入了網絡化,電子化的時代,在一些方面,紙都可有可無了!

耒陽過去四十年,是挖的時代和賣的時代,地下的煤挖了很多,城區的地賣了很多,但經濟一年不如一年。為什麼呢?方向錯了,思維錯了。耒陽要振興,需要重新定位發展方向。耒陽新的發展方向在哪?

耒陽市是全國早期的撤縣設市的縣級市,1986就撤縣設市了,比東莞只晚了幾個月。城市,顧名思義得有城有市,城耒陽是有的,你在鹿岐峰往下看,高樓林立。但市呢?市要有像樣的工商業,可耒陽沒有,沒有像樣的工廠群和繁衍在工業上的商業鏈,是農民工到外省打工在城裡置業的空心化城市。

所以耒陽只有打造工商業產業集群,打造幾個耒陽名牌向湖南、向中國、向全世界推出,就算只佔領耒陽市場也是不少的收穫。例如:東湖圩鎮觀山閣山泉和小水鎮譚鳴粉皮,把泉水和紅薯加工賣向了耒陽千家萬戶,剩下就是向全省全國推出了。做強做大了,一個村,甚至幾個村的就業和經濟就上去了。

這樣的產品在耒陽不少,例如:茶籽油、江頭貢茶、耒陽罈子菜、新市米粉、夏塘麻餅、以及江頭蠶子、糖巴粒等等。耒陽這樣的特色產品每個鎮、每個村都有,只是缺少開發,因為運作起來有困難;但很欣慰,很多鄉親已經在做了,並且取得一定的成績,只是規模較小,沒形成有經濟拉力的產業集群。相信,憑耒陽人的聰明才智,離這一天不會很遠。呼籲政府有關部門一定要為這些創業者提供支持,大企業都是從小作坊做起的。

隨著網購的深入人心,互聯網如今成為各種商品最方便的銷售工具,我們耒陽人一定要把握好網絡這個工具,利用好這個工具。出外謀生不易呀,在這個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有條件的老鄉回家創業吧,或許你就是下一個馬雲,人生有時該搏一搏,別負了美好時光!

耒陽新的發展方向在哪?會是耒陽特色產品產業集群,品牌、製造、銷售一體的產業鏈嗎?再好好利用互聯網這個銷售推廣工具,那就是耒陽特產品牌加互聯網。耒陽只要能打造幾個全省、全國的知名的品牌,那耒陽就是真正的城市了,到時升級成地級市順理成章!東莞市以前是惠陽地區的一個縣,如今GDP排在惠州市的前面,讓惠州市望塵莫及!

耒陽自古人才輩出,耒陽人自古敢想敢幹。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只要找準方向,並堅持不懈的努力,堅信耒陽一定能成為中國名城、湘南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