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現代社會的繁華夜市

引言

提起夜市,現代社會的人們是相當熟悉的。白天,人們各忙各的事業;到了夜晚,人們有了閒暇,夜市便成了最好的去處。所以,在很多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夜市甚至比白天的市場更為熱鬧興旺。為了吸引顧客,夜市擺出的商品琳琅滿目、價廉物美,比白天的市場更具有特色。

此外,為方便客人就餐,夜市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攤點特別多。有的夜市為吸引顧客,還推出不少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將夜市變成一個城市最大的商業娛樂場所。而遊客們來到一個城市,夜市也是必逛之處。因為通過夜市,遊客更能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讓自己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之中。

事實上,夜市並非是現代社會的專利品,在中國發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唐朝時,夜市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發展。到了宋朝,夜市更是達到鼎盛,成為宋朝商業文化的一個代表。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就讓筆者帶您來逛一逛千年以前“豐富多彩的宋朝夜市”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古代夜市

一、宋代以前的“夜市”

“夜市”從本質上而言,其實就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市場。而在中國歷史上,商品交易的市場發端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周易·繫辭》記載上古時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當時明確只中午時間才能進行商品交易。

到了周朝,“市場”的開放時間有了適當延長,還進行了專門劃分。在《周禮》上就曾記載:“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其中,朝市是指上午集市,日昃而市,是指下午集市,夕市,是指傍晚集市。

由此可見,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已經有了夜市的維形。但是也只是傍晚時分很短的一段時間,還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夜市”。不過,當時的“夜市”已經有了夜市的一些性質,例如市場上的買賣雙方以一般百姓為主,即所謂販夫販婦為主。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古代集市

漢代以前,市場仍以白天為主。到了漢代,集市的時間有了延長,分為早市、大市、夕市、夜市四種,但仍然以午前的早市和午後的大市為主,夜市還較為冷清,不夠完善。究其原因,是因為漢朝初期依然執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業的發展很多人持反對態度。

在漢代,農業為“萬業之本”,工商則被稱為“末”,很受歧視。西漢的政論家賈誼在《論積貯疏》中說:“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在漢朝人看來,發展商業對國家不利,應予以限制。當然就更別提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了。

到了唐朝,經濟迅猛發展,城市規模急劇膨脹,長安、洛陽被稱為東西兩京,都是當時世界上重要的商業貿易都市,商賈雲集,貨肆林立。隨著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集市交易時間延長,較大規模的“夜市”形成已具有了經濟基礎。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唐代長安城的”市“ ”坊“制度

不過,由於唐朝實行宵禁制度,長安和洛陽的商業活動只能在指定區域內進行,收市的時間也被政府嚴格限定。相對而言,其他一些著名的南方古城,如揚州、蘇州、南京、杭州等地的夜市因為限制較少反而迅速發展起來。

當時,夜市最發達的應該是揚州。對此,我們可以從很多唐代詩人的詩作中得以窺見。如唐代詩人王建的《夜看揚州市》: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此外,與揚州相鄰的金陵,它的夜市也非常熱鬧。對此,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泊秦淮》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繁華的古城:長安

總體而言,在唐代,都城長安和西京洛陽的夜市,因為受到宵禁的限制,在規模上有所滯後。反而是地方上的夜市,比較興旺發達。可是,由於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害怕夜間的秩序會因為夜市而變地混亂,讓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有機可趁,因此屢屢下達“

宵禁令”。

因此,在唐代,夜市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從制度上而言仍然是不合法的。只要統治者一聲令下,夜市隨時都會被禁止。到了唐代末期,藩鎮割據,宦官作亂,黃巢起義,一直到五代,戰亂都非常地頻繁。商業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夜市的發展當然就更無從談起了。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宋代繁華的汴京城

二、“夜市”發展到了宋代,不僅合法化,而且時間延長,通宵不絕;

在宋代,夜市終於取得合法地位。宋太祖趙匡胤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允許開放夜市的皇帝。在《宋會要輯稿·食貨》中就曾記載,趙匡胤曾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來,不得禁止。”此後宋朝歷代皇帝都對夜市採取鼓勵政策,夜市不僅時間延長,而且通宵不絕。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的“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要鬧去處,通曉不絕”。當時,熱鬧的夜市已經蔚為大觀,頗具規模。其中,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有朱雀門外街巷的夜市,這裡的夜市中多是秦樓楚館,以煙花女子的特殊生意為主;

還有

州橋夜市,“出朱雀門,直至龍津橋。”這個夜市主要以各種茶果點心為主,類似於今天的美食廣場,各色美味佳餚應有盡有;還有一處是東角樓街巷。這裡“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孩人聞見。”用今天的話說,東角樓街巷的夜市,就是一個金融交易市場,很氣派,一般人不敢輕易入內。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宋代的酒樓

又有一處是潘樓東街巷夜市,這個夜市與一般的夜市不同,“潘樓東去十字街,謂之土市子,又謂之竹竿市。又東十字大街,日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

對於宋代夜市的繁華,很多詞人都用筆墨在其詞作中盡情地描繪,例如北宋詞人柳永的詞作《玉樓春 其三》,就對汴梁城的夜市做了如下描繪: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風光盈綺陌。金絲玉管咽春空,牆矩蘭燈燒曉色。

風樓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雞罵客。金吾不禁六街遊,狂殺雲蹤並雨跡。

此外,另一詞人周邦彥也在他的詞作《解語花 上元》描給了都城汴梁的夜市: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畫,嬉笑遊冶。細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不夜城:汴京

在文人筆下,汴京成了一座不夜城,繁華似錦

。夜色下的京城,蠟矩蘭燈齊放,光焰璀璨琛,照亮夜空。家家戶戶,千門如畫,望之如瓊宇,壯麗非凡。汴梁城內,香車羅帕、暗塵遂馬,絡繹不絕,行人更是摩肩接踵。這樣的場景,僅是想想就令人十分神往!

後來,北宋滅亡,宋室南渡,江南一帶的城市經過數十年經營,商業也繁榮了起來,夜市也隨之興旺。尤其是南宋的都城臨安(即今天的杭州市),夜市更是十分熱鬧。南宋國力最繁盛的時候,臨安的人口多達百萬,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據南宋人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載,臨安城的夜市“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絕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又開店矣。”意思就是說:當時的臨安城夜市接著早市,買賣交易,通宵達旦,一年四季無論寒來暑往,天天如此,商業十分繁華。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夜市的店鋪林立

三、宋代“夜市”的繁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在現代社會,關於經濟基礎的重要性,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對於這一點,宋代夜市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說明。在宋代,夜市的繁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感受。

據史書記載,由於經濟發達,沐梁、臨安“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城市中出現了大批以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為主的新興市民階層,這些新興市民過著小康安逸的生活。他們有著不同以往的價值追求、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和濃烈的消費意識。

宋人不再滿足於過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模式,夜生活比之過去歷朝歷代的人們都要豐富精彩得多。

在夜市中,人們除了可以吃到中國大江南北的美食外,還能進入“瓦子”、“勾欄”等娛樂場所。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古代”瓦舍“

瓦子又稱瓦舍,因其是公共場所,遊人進出無礙,所謂“來時瓦合,去時瓦解”,故稱瓦舍。在瓦舍中,有專供人表演的舞臺,即“勾欄”。每個瓦子中有幾座或十幾座“勾欄”,而每座“勾欄”中又有幾個看棚,大的看棚可容納數千觀眾。

人們可以在此處欣賞各種小唱、雜劇、愧偶、影戲、講史、說話、諸宮調、弄蟲蟻、說渾話、裝神鬼和相撲等表演,還可以參與卜卦等娛樂活動。此外,瓦子裡還有許多攤位,售賣小吃、飲料、藥材、工藝品、字畫等。

夜市不僅擴大了人的活動空間和活動時間,還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有了相對多的自由,尤其是對女性而言。在夜色中,她們進入酒肆、茶坊,觀賞夜景燈火,比白天多了幾分從容、幾分自信。在元宵、中秋和端午等傳統佳節期間,無論是名門閨秀,還是普通女子都可以出外遊賞,藉機放鬆心情。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宋代女性,行動相對比較自由

對此,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很多詞作中都有這方面的描寫。例如她的晚期代表作《永遇樂 落日熔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幾句就是描寫宋代女性在元宵佳節出門遊玩的場景。

宋代多姿多彩的夜生活也給男女之間的交往增加了機會。一些未婚男女藉著觀賞夜景為自己物色意中人,原先素不相識的男女在夜市中親近,兩情相悅,最後成為情侶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宋代話本小說中就有不少敘述這種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而在一些詞人的詞作中,這類故事也非常多:例如北宋柳永的《迎新春》

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裡、絕櫻挪果無數。更闡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而另一位詞人,

南宋晁衝之的《傳言玉女》中也說:

繡閣人人,乍嬉遊,困又歇。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嬌波向人,手北玉梅低說:相逢常是,上元時。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人約黃昏後

宋代文壇,描寫男女夜晚相會的詞作中,宋代大文豪

歐陽修的《生查子 元夕》無疑是最為出名的一首: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成了描寫嚮往自由,追求真愛的情侶們偷偷約會的千古絕唱。南宋詞人辛棄疾也有“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詞句,至今為人們廣為傳誦。明月皎皎,垂柳依依,燈火闡珊,情意綿綿,夜色燈光的籠罩,使男女相會更具有朦朧甜蜜的美。

作為不同以往的城市生活的特徵之一,在宋代,“夜市”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感受,還使人們在心理上也產生了很多變化。這種特徵讓宋代的文人覺察到了非常的意義,所以在詩文筆記中屢有記載,夜市文學也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一項具有特殊性質的遺產。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北宋的汴京城,店鋪林立,商業發達

四、宋代夜市興盛繁華的原因;

“夜市”發展到宋代,變地開放而興旺。這絕不是一種偶然孤立的現象,而是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結果;此外,它還與宋朝統治者實行的經濟政策,治國策略,政治制度等有莫大的關係。對於經濟的重要性,比起前人,宋朝統治者的很多觀念是十分明智而先進的。

眾所周知,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而取得政權,建立宋朝的。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人粉墨登場,稱王稱帝,“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於是在政治上,採取了重文輕武的政策,在經濟上,採用與民休養生息的策略,大力發展商業。經過若干年發展,宋朝的經濟在農業、手工業上都有很大發展。

其中,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出現了很多大規模的城市

。其直接的結果之一就是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紛紛湧入都城,以商業和服務業謀生,城市人口猛增。據口人料記載,宋朝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幾個增加到了四十九個,總人口都在50萬以上。汴京和臨安的人口更是超過百萬,成為超級消費性的大城市。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繁華的汴京城

宋代以前,也有專門用於商品交易的市場。但是,那時候各個朝代的商業市場四周都設有圍牆,比較封閉。而且,市場的大門早開晚關,交易時間十分有限。到了宋朝,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原先封閉式的市場已遠遠不能適應交易活動的需要。

在唐代,城市格局實“坊市分開”制度,將商業區和居住區嚴格分開,並規定“非三品以上之人,不得沿街開門”。到了宋代,城市結構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改變了唐朝的“市”“坊”制度,市與坊不再嚴格區分,宵禁也被廢除。

於是,市場內外,出現了大批店鋪,大街小巷的商業網絡逐漸形成。當街開設店鋪逐漸變地十分普遍。可以說,坊市合一的城市佈局,促進了宋代城市經濟的繁榮,百業興旺。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商業的崛起。宋代的商業,行業分工細緻,名目繁多。

在宋朝,夜市究竟是怎樣一種繁華的狀態呢?

汴京城的樊樓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東京城的數百個行業中,尤以酒樓、飯莊、茶坊和食店最為興隆。當時,城中大型的高級酒樓有樊樓,新月樓,清風樓,藏經樓,八仙樓等等。儘管店鋪、坊肆和集市眾多,但是由於宋代後期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白天的商業活動已經不能適應商品交換的數量。

因此,白天之後夜市就應運而生。宋初時,夜市只是小打小鬧,但是到了宋朝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夜市也就變得越來越興旺了。夜市首先在都城汴京合法化,而後隨著商品境界的發展,就在全國許多城市蔓延開來。宋代“夜市”的繁華也成了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參考文獻:《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全宋詞》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