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英偉達“逢6必火”指的是其每一代顯卡家族中,6系顯卡都市場反應相當不錯,也誕生了很多可以形容為“爆銷”的經典型號。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俗的銷量就是6系顯卡好的鐵證。究其原因,是6系顯卡一般都有足夠勝任當下主流遊戲的性能,並且價格也在大眾比較容易承受的範圍。時間來到現在,英偉達最新的圖靈家族顯卡中,6系顯卡里RTX 2060 SUPER是其中老大,英偉達對其定位也是提供當下主流的遊戲體驗。但是RTX 2060 SUPER還有個同價位的競爭對手,就是AMD這邊的RX 5700 XT。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這次我們打算全方面對比下RTX 2060 SUPER與RX 5700 XT兩款核心的顯卡,看看各自的優缺點在哪裡,以期給顯卡預算3000元左右的用戶能提供一點幫助。

市場:N卡方面選擇更多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基於京東2019年10月14日的數據,不同品牌的RTX 2060 SUPER顯卡售價覆蓋了2799到3999之間的價格段,共有21款顯卡,且均為非公版卡。而A卡就少很多,就算算上50週年紀念版也只有13款,價位為2899到4199元,而其中非公卡只有9款。雖然這只是不完全統計,但是很明顯的,N卡方面的選擇性要比A卡多很多,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外觀,不管是素雅的低調派還是喜歡RGB燈圍繞的高調派都有很多款外觀可以選擇,除了外觀風格,顯卡的長短也一樣選擇面多,而A卡這邊相對來說可選擇的餘地就小很多了。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規格對比

同樣的也是基於現實情景,我們此次對比不採用公版卡對比,而是採用非公的RTX 2060 SUPER與非公RX 5700 XT對比,具體顯卡型號為華碩ROG STRIX RTX 2060 SUPER GAMING OC猛禽與我們手上有的某RX 5700 XT顯卡,這兩張卡都是各自型號裡面比較高端優質的產品,我們看看在廠商的調校之下這兩款核心究竟能有什麼樣的表現。RTX 2060 SUPER與RX 5700 XT核心對比,以及這兩張非公版規格對比如下: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先說說RTX 2060 SUPER與RX 5700 XT核心的對比,可以看到雙方各有優勢,RX 5700 XT核心的主要優勢在於用上了更先進的製程工藝,在晶體管數目差不多的情況下核心面積可以做的更小,而RTX 2060 SUPER的主要優勢是具有支持光線追蹤的硬件模塊。至於其他方面,則只是小有差異,RX 5700 XT流處理器更多一點,而且頻率也不低,所以理論上性能要比RTX 2060 SUPER更高一點,不過也要注意的是RTX 2060 SUPER的功耗要比RX 5700 XT低不少,公版RTX 2060 SUPER的供電接口甚至只需一個單8PIN外接供電,而RX 5700 XT則需要6+8PIN供電,考慮到RTX 2060 SUPER還採用的是12nm製程,可見RTX 2060 SUPER恐怖的功耗控制能力。

當然為了更多視角的看,我們還是要看看非公版的情況,把每一款非公都拿來對比不太現實,先就拿華碩ROG STRIX RTX 2060 SUPER GAMING OC猛禽與某RX 5700 XT顯卡來看,兩款非公都相對公版有做出廠的預超頻,而且幅度不低,具體的性能對比下文有詳細的測試。兩者的接口部分都相對公版有變動,最終猛禽相比 某RX 5700 XT多了一個USB-C接口,這張RX 5700 XT的功耗方面從BIOS中看不到,下文有用我們專用的顯卡功耗測試儀器進行詳細的測試。供電接口方面,超白金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達到了雙8PIN的要求,這對選擇電源來說一定程度上選擇更少,售價方面,有“敗家之眼”加持的猛禽顯卡必然更高一些。

關於華碩ROG STRIX RTX 2060 SUPER GAMING OC猛禽多說一下,據京東上給的信息看,該卡是1470-1860MHz的頻率,不過GPU-Z識別是1830MHz的頻率,華碩表示到1860MHz是範圍,默認是1830MHz。

性能對比

為了排除其他硬件的瓶頸,筆者還是選用了英特爾Core i9-9900K處理器,搭配華碩ROG Z390 Maximus XI Extreme主板,內存為兩根8GB的內存組成雙通道,並且在BIOS中開啟XMP讓內存運行在3200MHz的頻率,其他的部分可以參考下表: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基準性能測試

按照慣例,我們都是採用3DMark作為顯卡基準測試,分別為3DMark FireStrike、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TimeSpy、TimeSpy Extreme,由於RTX系列顯卡具有RT核心,可以很好的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所以也加入了Port Royal項目的測試,具體分數我們已經在下方的圖表中展示出來。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結果其實挺有意思的,可以看到在基於DX11的3DMark FireStrike、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三個項目中,RX 5700 XT核心都處於領先,而且幅度還不小,約有15%的差距。但是來到更加新世代的DX12中(即TimeSpy和TimeSpy Extreme項目)則RTX 2060 SUPER不僅追趕上來,而且還略有小超。至於Port Royal項目,由於RX 5700 XT核心並不支持,所以也沒有可比性了。總的來說,從理論性能來看,在較老的遊戲上RX 5700 XT會更表現更好,但是未來遊戲肯定是面向更新的API接口,對於基於更新的API接口的新遊戲兩者幾乎沒什麼差距,甚至RTX 2060 SUPER核心會更好一點。並且,實時光線追蹤肯定也是趨勢,而RX 5700 XT完全不支持,很明顯的,從兩卡的定位上來看,RTX 2060 SUPER看的更遠一些。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方面,進行了7款遊戲的測試,基於這兩個核心的定位,並未進行4K分辨率的測試。遊戲畫質均為預設最高(其中《地鐵:離去》為Ultra畫質),結果均為運行遊戲自帶的Benchmark的結果。《逆水寒》為了儘量控制其他變量,選擇在杭州城邊緣一人跡罕至的地方,用Afterburner記錄5分鐘內的平均幀數,由於清晰度選項設為100%時在1080p分辨率下會觸到峰值的120幀,故最終清晰度選項均設為150%(同時為了考慮玩家對於戰鬥時幀數的關注,我們選擇了一段帶有戰鬥的副本劇情重複進行,讀者可以在視頻中看到,由於變量相對更大,故這部分數據未納入文章圖表,此部分畫面設置為2K分辨率、100%清晰度),做成條形圖如下表所示: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可以看到,來到遊戲實測中,兩者的差距並不像理論測試中差距那麼大,甚至像《逆水寒》和《全面戰爭:三國》這樣的新遊戲RTX 2060 SUPER還實現了反超。而只有在A卡欽點的遊戲如《孤島驚魂5》中才能達到接近理論測試的差距(並且還只是在1080P分辨率下),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這麼說——在遊戲生態環境裡,大部分遊戲都是親N的,當然這也是英偉達與各遊戲商緊密合作多年耕耘的結果。但是歸根到底,目前還是RX 5700 XT在大多數遊戲中幀數更高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功能對比

RTX 2060 SUPER相對於RX 5700 XT多了兩個功能,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抗鋸齒和實時光線追蹤 (想深入瞭解的讀者可以點這裡的傳送門去看我們的詳解文章),由於RX 5700 XT完全不支持,所以也沒什麼對比的了,這裡就簡單說說這兩個功能的好處。

以往的抗鋸齒無法突破顯卡的“性能守恆定律”——其消除鋸齒的方式無非要麼是增加渲染讓畫面更精細,但是由於佔用了顯卡的計算性能所以會使幀數降低;另一種做法就是粗暴的使得畫面模糊一些來消除鋸齒。

而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抗鋸齒(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是跟以前有根本性差別的抗鋸齒,是利用張量單元賦予的深度計算性能,讓本地生成的圖像跟使用超級採樣生成的圖像對比,然後通過學習、觀察其中的差距來複現後者的質量。

顯卡不再將所有的運算都在本地執行,而是能夠通過張量單元,跟位於英偉達總部的土星-V(Saturn-V)超級計算機(660節點、5280伏打核心)來依靠深度學習,通過龐大的AI訓練,能夠以很小的代價獲得更好的採樣效果。

至於光線追蹤,這是三維計算機圖形學中的特殊渲染算法,它與之前計算光源光線傳播路徑不一樣,利用光的可逆性質,反向計算,跟蹤從眼睛發出的光線,通過技術生成編排好的數學模型展現出來,這樣的得到畫面效果更佳,對於反射與折射有更準確的模擬效果,可以帶來更加像現實世界的遊戲畫面。 之前我們說同一款遊戲的低畫質和最高畫質之間完全是兩款遊戲,現在,是否開啟光線追蹤效果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感覺。

功耗對比

通過我們專用的顯卡功耗測試儀器,可以分別精確地測量顯卡PCI-E、外接電源接口瓦特數,顯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中獲得,待機功耗則是在進入系統後記錄1分鐘取平均值。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待機功耗方面,按照比例的話,RX 5700 XT相比RTX 2060 SUPER是要高出不少的,差不多高了30%,雖然絕對數值不大,但是按照比例可以看出各自對於功耗的控制水平,RTX 2060 SUPER在這方面是要好不少的。另外,RX 5700 XT還表現出一個問題是功耗波動也比RTX 2060 SUPER大。

三千元顯卡怎麼選?RX 5700 XT vs RTX 2060 SUPER全方位對比

滿載功耗方面,RX 5700 XT相比RTX 2060 SUPER仍然是要高出不少,RX 5700 XT的滿載功耗差不多穩定在255W左右,而RTX 2060 SUPER穩定在206W左右,按照比例的話,RX 5700 XT大約是RTX 2060 SUPER的1.24倍。那麼我就想來說說能耗比的問題了。

說說能耗比

之所以想說能耗比呢,是因為這是我挺喜歡看中的一項指標,對於顯卡的技術進步對我來說,能耗比是我看中的第一要素,其意義大於絕對性能。

2016年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決賽在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舉行,參賽選手通過搭建最具實用性的超算系統解決各項應用難題,而規則就是“所有參賽隊需要在3000W的總功耗條件下設計超算系統方案,完成6大超算賽題”,可見當我們評價一個計算體系夠不夠先進,光看性能是不夠的,功耗也得看,能耗比越優秀的就越先進。RX 5700 XT功耗大約是RTX 2060 SUPER的1.24倍,但是理論性能並不能達到RTX 2060 SUPER的1.24倍,至於實際遊戲中則更加達不到了。可以說,雖然AMD今年的Navi架構相比其之前的GCN架構更高效,並且還用上了先進的7nm製程工藝,但是距離英偉達還是有差距。

總結:對於新遊戲,RTX 2060 SUPER更適合持有

雖然RTX 2060 SUPER與RX 5700 XT兩款核心的顯卡由於價位的關係來到了同一片戰場,但是要在兩者之間選擇還是很簡單清晰的。如果你玩的遊戲以老遊戲居多,也不打算要實時光線追蹤這種次時代的畫面體驗,那麼RX 5700 XT會更適合你,在當下的大部分遊戲中,它可以帶來更高的遊戲幀數。而且現在高刷新率顯示器也漸漸普及,所以超過60幀的表現仍然可以利用上,不至於說浪費。

不過對於現在顯示器還是1080P@60Hz的玩家來說,如果你沒有換顯示器的打算,或許你也可以考慮RTX 2060 SUPER,畢竟在1080P分辨率下,目前幾乎所有的遊戲這兩款顯卡都可以上到60幀,所以RTX 2060 SUPER在DLSS和實時光線追蹤方面的支持就顯得很有競爭力,並且其功耗還更低。

而對於喜歡嚐鮮新遊戲且未來幾年不打算換顯卡的用戶來說,則RTX 2060 SUPER似乎顯得更合適。隨著新遊戲的API接口越來越向DX12、DXR演進,RTX 2060 SUPER則相對於RX 5700 XT會越來越有優勢,並且它還有RX 5700 XT完全不具備的實時光線追蹤。由於當下最先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效果的遊戲都是3A大作,會讓不少玩家形成“光線追蹤性能不夠足夠高的話就等於沒用”的觀點,但其實不然,實時光線追蹤是整個遊戲環境的必然趨勢,未來即使不是3A大作的遊戲,也會在畫面上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效果來帶給玩家更逼真的體驗,所以如果想之後的時間也能有不錯的遊戲體驗的話,還是RTX 2060 SUPER更合適,當然,其功耗更低這個也仍然是其優點之一。

一言以蔽之,遊戲性能方面,立足當下則選RX 5700 XT,打算戰個2-3年這樣的,考慮到未來遊戲生態,還是建議支持實時光線追蹤的RTX 2060 SUPER,至於架構先進性、功耗和遊戲生態這些RTX 2060 SUPER背後的英偉達目前還是處於業界領先。今年的RDNA架構相比GCN確實進步很大,但無奈AMD積弱多年,至少這一代的RX 5700 XT要與RTX 2060 SUPER抗爭,還是得靠價格戰。而這兩者現在的價格也是受“看不見的手”檢驗後的結果,所以要說哪家性價比更高?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從整體來說兩者性價比是一樣的,而選擇適合你自己的,就是對你來說性價比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