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樑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10月25日

“牢記使命 重返一流·高質量發展惠東鄉鎮行”

走進首站 梁化鎮

該活動由惠東縣委縣政府指導、惠東縣委宣傳部主辦,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梁化鎮人民政府承辦。活動通過致敬70載成就展、“鄉賢回家談振興”活動、讀者美麗鄉村遊等形式展現了梁化鎮的特色之美。

現場還有歌舞、舞獅等表演,

吸引了近百名《惠州日報》讀者前往參加,

惠東梁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梁化獲評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

惠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海東說,此次活動是該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自選動作,也是面向全市宣傳該縣鄉村振興新面貌的重要活動。他說,眾所周知,梁化文化底蘊厚重。“嶺東雄郡,梁化舊邦”,梁化聲名遠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大量的文物古蹟和龍形拳、藍氏集藝館鬥牛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原惠陽縣委機關所在地謝洞革命老區等紅色資源熠熠生輝。

惠東梁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昨日,“牢記使命 重返一流·高質量發展惠東鄉鎮行”首站走進梁化鎮,《惠州日報》讀者團到當地賞美景體驗特色文化。

梁化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全鎮森林覆蓋率達54%,梁化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景區,有全省規模最大、美不勝收的梅園,冬春時節,梅花盛開,遊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另外,梁化現代農業初具規模,是惠東供港蔬菜的重要生產基地,本月剛獲評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稱號。梁化還具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梁化距離惠州市區僅32公里,毗鄰惠州機場,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徐海東說,邁向新時代、奮進新徵程,梁化要充分發揮好優勢,利用好此次宣傳活動,認真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牢牢把握惠州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惠東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重返縣(區)一流行列的機遇,緊緊圍繞“建設惠州空港經濟區和打造惠州後花園”的目標,全面準確把握鎮情,清醒認識優勢和短板、機遇和挑戰,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加快推動鄉村振興,紮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努力開創梁化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惠東鄉鎮行活動將在6個鎮舉行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有關負責人說,為落實“牢記使命 競逐一流·高質量發展縣區行”系列專題報道的相關要求,推動惠東高質量發展,“牢記使命 重返一流·高質量發展惠東鄉鎮行”第一場落地活動在梁化正式啟動。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協同惠東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來,振奮精神、真抓實幹,以一流狀態加快建設一流城市。

惠東梁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讀者團參觀“紅軍井”。

據介紹,“牢記使命 重返一流·高質量發展惠東鄉鎮行”活動,將在梁化、平海、白盆珠、稔山、黃埠、寶口等6鎮舉行。活動將在展示成就中聚焦惠東特色產業、重點項目和未來規劃;在論壇研討中碰撞思維、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在民俗表演、歌舞娛樂中展現地方文化,呈現地方非遺價值;在鄉鎮一天遊中,挖掘文旅資源,打造精品路線。通過活動的開展,探索惠東發展新路,尋找區域經濟新增長極;為市民帶來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感受鄉鎮發展給人們工作、生活帶來的甜美碩果,讓全縣人民同心協力,更有信心共造“近者悅、遠者來、居者安”的現代化品質縣區。

當生態良好、空間廣闊的惠東,與經濟發達、創新資源豐富的廣深港通過軌道交通等綠色低碳的快捷交通互聯,帶來的將是無限的前景。當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快流通之後,將帶來巨大的乘數效應。本次活動正是要通過展示和交流,走進來和帶出去,因地制宜推動差異化高質量發展,爭當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

惠報讀者團體驗“美麗鄉村一日遊”

啟動儀式後,梁化鎮在上新村文化館舉辦“鄉賢回家談振興”活動,吸引眾多鄉賢參加,並發表了自己對梁化未來發展的一些看法。

惠東梁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參觀謝洞革命歷史展館。

梁化鄉賢鍾立明系一名海關工作人員,在深圳上班,聽聞家鄉舉行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於是抽空前來。他說,梁化目前正值機遇期,應該緊抓機遇,發揮區位、自然資源等優勢,主動承接深圳產業外溢,全面發展梁化各項事業。

當日活動吸引了《惠州日報》的讀者網友來到啟動儀式現場,體驗“美麗鄉村一日遊”,觀賞梁化的自然風景,感受惠州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並走進謝洞革命老區、森林公園等地,領略體驗梁化特色民俗文化。

《惠州日報》讀者團來到謝洞革命老區。這裡被稱作“紅色堡壘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曾是中共惠陽縣委所在地,它管轄著淡水、橫瀝、梁化等14個區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革命武裝鬥爭。謝洞革命老區也曾是中共惠州縣委舊址,它下轄惠陽、紫金、河源和博羅4個縣委,一度成為東江地區黨的領導中心;同時還是中共梁化區委機關所在地,成為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重要指揮據點之一。

記者看到,村裡豎立著紀念革命英烈的烈士紀念碑。當地人何伯拿著《惠州日報》說,他看到報紙有這個活動,覺得很好,就過來看看。“很有歷史感,以前在報紙上看過,但沒有來過現場。”讀者何阿姨認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隨後,讀者團參觀了謝洞革命歷史展館。據該館工作人員介紹,在舊中國,內憂外患,戰禍頻繁,農村結社習武以求自保。謝洞的“麒麟隊”,他們群起覺醒,團結起來鬧革命,組農會、建農軍、成立黨小組。從此,在共產黨領導下,謝洞人民的革命態勢勢不可擋,走上光輝大道。

參觀展館後,讀者們爭相與村裡的一口“紅軍井”合影。記者瞭解到,這口古井始建於350年前,1986年重修過。以前這裡是天然湖,有3個泉眼的水不斷從地底下冒出來,冬暖夏涼,從未乾涸。紅軍當年在這裡居住時,喝了這裡的井水後讚歎不已,因而有“紅軍井”的稱號。

整合資源全力提升梁化旅遊業競爭力

昨日下午,讀者團一行到梁化國家森林公園遊玩。據悉,近年來,市民對於郊外旅遊、親近自然的需求越來越大,惠州市國有梁化林場在梁化梅園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建立了梁化國家森林公園,全面提升公園內基礎設施,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惠東梁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據瞭解,每年1月,梁化梅花開始進入花期,吸引眾多遊客前往梅園觀賞梅花。梅園的梅花香雪,也成為梁化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道亮麗風景。雖然昨日沒有看到梅花,但讀者張先生說,公園內水好山好空氣好,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美景,希望有機會可以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多領略惠州的好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讀者團在梁化遊玩期間,曾到當地圩鎮,購買梁化梅菜、梁化青梅酒、梁化辣椒醬、梁化油豆腐等當地特產。據悉,梁化致力打造以辣椒、梅菜、甜玉米、蒜苗為主導產業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該鎮致力發展特色農業,抓好梁化青椒、蘿蔔、梅菜、大蒜、甜玉米等農產品的規模種植,同時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目前,梁化初步形成了“破繭成蝶,梁化九夢”旅遊概念規劃,逐步打造梁化國家森林公園、文昌古塔、謝洞革命老區、花樹下水庫、梁化屯古遺址、石屋寮古建築群等融綠色、古色、紅色旅遊於一體的亮麗風景,全力提升梁化旅遊業競爭力。

鄉賢聲音

1、抓住建設大灣區機遇 加大力度招商引資

活動中,該鎮10多名外出鄉賢積極建言獻策,對家鄉發展和存在的問題等暢所欲言。

對此,梁化鎮委書記陳杰忠逐一作出回應,簡談全鎮近期環境整治成果,並談了農業、旅遊、教育等方面的發展思路,他希望梁化的廣大鄉賢一如既往地支持家鄉建設,為家鄉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惠東梁化之美!惠州這群人實地感受了一番

梁化是惠東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蔡偉健 特約通訊員林嘉勁 通訊員劉靜靜 俞碧銀 攝

鄉賢劉伯良說,“梁化舊邦 山水梁化”是一幅美輪美奐的圖景,他在上世紀90年代就一直有個願望,凝聚力量治理好梁化河。梁化河在梁化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以水路為主要交通的古代,寬闊的梁化河自然成為梁化設郡的重要條件。此外,要結合河道治理開展道路整治。梁化是一個以蔬菜種植為主的農業大鎮,路通水暢將有利於蔬菜的銷售和運輸,從而直接促進農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

鄉賢鄭漢全呼籲,政府應儘快出臺可行的、有層次的短、中、長期發展規劃。地方要發展,規劃先行。因此,出臺一個包含道路、河道、農業和旅遊等板塊的發展規劃迫在眉睫。

鄉賢鍾立明則建議,梁化地理、交通、生態等優勢凸顯,當地政府應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加強與深圳等地的聯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老墟河橋到圩鎮約3公里的道路偏窄,應做好規劃進行擴寬。”鄉賢張柏友建議,該路屬於圩鎮的南北通道,隨著車流量不斷增加,常常出現交通擁堵的狀況,因此,應儘快規劃好。

2、發展現代種植,打造蔬菜集散地

鄉賢李子平說,梁化的蔬菜種植規模較大,但當地的蔬菜卻走不遠,主要是缺乏一個集散地。目前,他所在的公司正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計劃打造這樣的集散地。此外,當地農民目前大都進行傳統種植,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種植方法已逐漸顯得落後,不利於種植業發展。比如大棚蔬菜,畝產可達8000公斤,比傳統種植的畝產2000多公斤高了很多,而且種植風險更少。

鄉賢胡彥仁則說,梁化鎮當下應多做築巢引鳳的工作,最好是每個村都開展起來,鼓勵資方先讓利等辦法,做好道路等方面的部分建設,再帶動整體建設。

鄉賢盧建明說,梁化處處是青山,處處是綠水,資源豐富,又有一批熱心的、高度關注家鄉發展的鄉賢,全鎮應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他建議首先要培育好的村風和民風,充分發揮村幹部的帶動作用。其次是整合教育資源,加強教育方面的投入,籌集教育基金。

鄉賢張少忠、呂潭粦等在座談會上也積極發表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