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大家好,這裡是【顯微鏡下的娛樂圈

】,我是觀察員阿虎。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寫的觀察手冊,那麼,請注意,我一個專注於觀察娛樂圈,努力客觀描述但又帶有個人行文特色的寫手。

你的關注、評論、轉發、收藏是我繼續觀察下去最大的動力。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TFBOYS

流量明星,網絡流行語,亦稱“流量藝人”,特指那些深受歡迎、粉絲眾多明星。前幾年“流量”這個詞剛剛興起的時候,大家給娛樂圈很火的男明星排了一個“四大三小”。“四大流量”即鹿晗、吳亦凡、李易峰和楊洋。“三小隻”自然就是TFBOYS。

“流量”原本應該算是中性詞,只是闡述娛樂圈的明星現狀,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它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和流量沾邊的藝人,在路人面前,有著總是上熱搜,不知道有什麼代表作,有很多“腦殘粉”,諸如此類的評價。很少有人會認為“流量”和實力沾邊。

帶著這樣的有色眼鏡,“流量”中的“三小隻”也慢慢長大了,大家都親切地稱易烊千璽為四字弟弟,王俊凱為三字弟弟,而王源則是二字弟弟。作為國民弟弟們,大家對他們的瞭解十有八九來自於“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這首歌,歌名是什麼?不重要,估計只要是通了網的地方,只要音樂響起,大家就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唱。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易烊千璽

漸漸地,三個人走上了不同的演藝道路。目前,易烊千璽就讀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有句玩笑話是這樣說的“中戲出演員,北電出明星”。當然,這句話有點以偏概全,但是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大眾對於中戲出身的演員的演技,還是比較認可的。

一般藝術類考生們都會報考很多個學校保底,但是易烊千璽只報了中戲,並且他是以專業和文化課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上中戲的。至此,我們應該能看出來,他對自己未來的道路還是比較有規劃的。

當然,理論和實踐還是有一定區別,我們來看看,易烊千璽今年在演員道路上交出的兩份答卷。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李泌

第一份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泌。2017年11月,《長安十二時辰》正式開機,而易烊千璽在明年6月份就要參加高考,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能hold這個角色,和演技派雷佳音,老戲骨韓童生同臺飆戲也不怯場嗎?

首先我們來看李泌這個角色。《長安十二時辰》這部網劇是由同名小說改編的,原作者馬伯庸同時也是網劇的編劇之一。馬伯庸歷史功底蠻深厚的,都說沒有點歷史小知識都看不懂這部劇,說明這部劇雖然腦洞大開,但是也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再進行的二次創作。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李泌與張小敬

所以,李泌不是虛構出的角色,而是原本就有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他是政治家、謀臣,不僅在政治上有成就,藝術造詣也不俗。同時,李泌還“道士出山”的代表。這樣一個複雜的人,塑造起來的確有難度。一般來說,“流量們”不會選擇這樣的角色。因為他不討巧。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更何況對比的還是重量級演員,一個不注意,就會暴露出自己的短板。

很多人在官宣了易烊千璽飾演李泌後對這部劇持觀望態度,就是害怕“流量”那傷不起的演技,在粉絲眼裡,“哥哥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在觀眾的眼裡,努力不是演技差的藉口。

作為書粉,阿虎第一時間追完了《長安十二時辰》,並且,毫不戴濾鏡地說,易烊千璽hold這個角色了。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道骨仙風

與張小敬的第一次見面。一柄拂塵在手,遊刃有餘。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臨危不懼

少年老成,面對弓箭臨危不懼。一個眼神,足矣。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認真對戲

在片場和週一圍認真對戲。

當然,瑕疵也是有的,臺詞方面還需要再加強。但是瑕不掩瑜。

沒接受過系統訓練的易烊千璽就已經演得有模有樣了,那大學生的易烊千璽又會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少年的你

第二份答卷來自於《少年的你》中的小北。大熒幕很考驗演員的演技,因為很多時候鏡頭直懟臉部,面部特寫之下,任何一個細微表情都會被無限放大。在這部電影裡,就有很多這樣的鏡頭。

從少年才子李泌,再到小混混小北,這兩個人物特質、人物性格千差萬別。前者要保護的是全長安的百姓,而後者要保護的是陳念。同樣是保護,小北選擇了帶上帽兜遠遠地跟在陳念身後,用他那不太強壯的臂膀支撐著陳念走下去,甚至願意為陳念頂罪。對於沒讀過什麼書的小混混來說,這是表達愛意最直接的方式了吧。

同樣的,小北的眼神也很直接。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眼神裡都是戲

小北第一次出場,就被揍得很狠。面對其他混混的暴揍,陌生人陳唸的幫助,他的眼神是這樣的。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你在看魚,我在看你。

你在看魚,我在看你。

兩場戲,兩個眼神。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痛不痛?

最令我驚喜的還有易烊千璽的哭戲,當小北被打得鼻青臉腫後和陳念一起躺在床上時,陳念問他痛不痛。小北說:“你是第一個問我痛不痛的人。”然後他講起了自己的媽媽。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了出來,無需煽情,嚎啕大哭,情到深處,自然就落淚了。

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易烊千璽用演技重新定義流量

重逢

最後陳念決心說出真相,她去看小北。當小北看到陳念來後,又哭了。這次的哭和躺在床上哭用了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看到了易烊千璽唇部和下巴的顫動。相信小北的內心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風暴。各種情感湧上心頭,急需一個宣洩的渠道,所以感情強烈到噴湧而出。

這同樣也是一個“流量們”不太願意接的角色,雖然演好了很出挑,但是挑戰也很大,小北的不羈,堅定,堅持,關愛,都匯聚到了眼神,動作中。但是易烊千璽也hold住了。

“流量”到底好不好?其實,這是一件好事,有人願意因為你去看一部劇,但是最終能不能讓這些人留下,就需要用實力說話了。易烊千璽曾說想做一個優秀青年演員。看來,他也是這樣做的。演員易烊千璽,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