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都想要第一套人民幣,它憑啥這麼貴?

我國第一套發行的人民幣從1947年底開始策劃、設計,1948年初開始印製,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進行發行。這套人民幣共有面額12種,版別62種,具有鮮明的戰時貨幣特點:

錢幣原材質各不相同,印刷與發行時間跨越共和國成立前後,設計思路、主景內容、裝飾圖案與工藝技術等呈現多樣性,印刷廠眾多且位置分散在全國各地,整個印製過程充滿曲折與艱辛。

藏家都想要第一套人民幣,它憑啥這麼貴?

稀缺性

收藏界中向來說“物以稀為貴”,第一套人民幣正是最符合這一說法的藏品。

上世紀60年代起,第一套人民幣的收藏價值首次在國內被挖掘出,收藏熱潮開始在國內外掀起,由於其中有許多珍品,其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隨時間流逝愈加增長,被眾多拍賣機構和文物收藏者所青睞。

當前海內外的收藏市場幾乎沒有第一套人民幣62枚全套成交存在,據稱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幣,全球僅剩30餘套。如此稀缺之下,價格不菲也是理所當然,受到群眾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一套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第一套貨幣,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首次名片,象徵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是中國最早的經濟支柱。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行量最少、流通時間最短的一套人民幣,從發行到退出流通僅短短7年。因版別眾多,流通時間極短,在退出流通後,被人民銀行回收、銷燬和50多年的自然損耗,存世量極為稀少。

藏家都想要第一套人民幣,它憑啥這麼貴?

珍貴性

這套人民幣在當時並沒有收到收藏界的關注,儘管當初唾手可得,如今卻難得一見,再想擁有已難比登天。

當1955年全國開始回收這套人民幣時,只用了100天,錢幣流通量的98.1%就已得到回收,這是幾套人民幣回收最快的一次。當年由於物質匱乏,許多人想不到它的歷史價值,甚至據說銀行也沒有保留下原始檔案,導致留存的極少,能集全所有者全國上下不過幾十人。

由於當時國內環境與條件限制,這套人民幣圖案與主體都不同意。除此之外,第一套人民幣面額大小差別也很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為了滿足需要,當時要以最快速度進行鈔票印製與發行,不得不採取應急措施,老廠新廠齊上,新舊設備齊用,且在工藝上採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膠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膠凹合印等,紙張、油墨等主要原料也是就地取材,導致不同廠家印製出的貨幣都不盡相同,質量差別較大、參差不齊,因此只能作為過渡時期貨幣,在1955年5月10日時被停止流通使用。

藏家都想要第一套人民幣,它憑啥這麼貴?

在人民幣收藏發展多年的進程中,即使是外行也能感受到紙幣在將來不可限量的市場價值。想收藏需趁早,就算錯過了收藏第一、二套人民幣的時機,但當下大熱的第三、四套人民幣正剛退市,越早購買收藏成本就越小,升值空間自然也越高,千萬別再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