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辣椒秋延遲或秋冬茬栽培技術!促進開花結果後期保溫防凍

大棚辣椒秋延遲或秋冬茬栽培技術!促進開花結果後期保溫防凍


大棚辣椒秋延遲或秋冬茬栽培技術!促進開花結果後期保溫防凍

秋延遲、秋冬茬的關鍵技術是:遮陰防雨防蟲育苗,促進開花結果,後期保溫防凍等。

(一)培育無病壯苗

該茬栽培的育苗期正是高溫多雨,光照強的季節,要突出抓好防病、防雨、防徒長等各項工作。

大棚辣椒秋延遲或秋冬茬栽培技術!促進開花結果後期保溫防凍

具體做法是: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用10%磷酸三鈉浸泡15分鐘或1%高錳酸鉀浸泡30分鐘,浸種6—8小時,在28—30℃下催芽,當60—80%露白時播種。苗床建在地勢高、乾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每立方米培養土加50%託布津或50%多菌靈粉劑80克,25%敵百蟲60克摻勻過篩。畦面整平澆透水,然後播種覆土,蓋溼草或地膜覆蓋保溼。待出土後及時撤除覆蓋物。同時支架該遮陽網。苗出齊後上一次細土,加強通風。乾旱時可澆小水,幼苗在2—3片真葉時進行2次間苗,除去病、弱苗。為防蚜蟲及病毒病,可噴1000倍樂果等。進行分苗的苗間距為3釐米,不進行分苗的苗間距為6—8釐米。分苗一般雙株分苗,間距8—10釐米,分苗後進行遮陰保溼,促進緩苗。苗期可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等2—3次。臨定植前,適當控水,加強煉苗。並噴一遍防病藥劑。

(二) 定植

秋延遲、秋冬茬栽培宜小苗移栽,傷根輕,易成活。若能帶棚摸防雨定植更好。翻地耙平地面,整成壟底寬70釐米、高10—15釐米的高壟。作壟前,在壟底按每畝用益生源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80-160公斤,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0—20公斤施入溝內,與土混合。定植時在壟上開溝放水,按株行距30釐米栽植,水滲下後封溝覆蓋地膜,畝栽4000—5000穴,即8000—10000株。

益生源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富含中微量元素及50多種有益元素,天然有機質含量30%,有效活菌數5億/g,是一款全營養的健康功能型肥料。益生源可有效預防和抑制土傳病害,如辣椒根腐病、青枯病、疫病等,解決土壤酸化、板結、鹽漬化、重茬等問題,長期使用提質增產效果明顯。

(三)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辣椒生長髮育過程中最適宜溫度白天25—30℃,低於10℃生長受阻,低於5℃易受凍害。

定植後,外界氣溫尚高,緩苗快,主要以通風降溫為主,防止午間可能出現高溫,可採用短時間遮陰。緩苗後,按適溫管理,當夜溫低於15℃時,要封閉通風口,當棚內夜溫低於15℃放草簾保溫。隨氣溫下降,通風量減少,以利於辣椒的開花和果實膨大。利用大棚進行秋延遲栽培時,當夜間棚溫低於10℃時,棚內可蓋小拱棚,白天敞開,夜間蓋,大棚周圍可圍蓋草帖。當最低溫在5℃以下時,要及時採摘上市。

2、肥水管理:定植後,澆一次緩苗水。緩苗後中耕2—3次。開花前起壟培土(未作壟的),然後澆水。以後每10—15天澆一次水,後期間隔時間更長,每次每畝隨水衝施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尿素10公斤左右,追肥以速效磷、鉀為主,不宜用氨過多,以免造成徒長、落花落果或受凍害。

3、中耕培土:大棚中生長的辣椒,生長旺盛,株型高大,枝條易折,為方便和便於通風透光,可用塑料繩吊枝或在畦壟外側用竹竿水平固定植株,防止植株倒伏。對過於細弱的側枝以及植株下部的老葉及無果側枝可以疏剪,以節省養分,有利通風透光。在生長前期結合清除雜草進行中耕,中耕宜淺不宜深,深度為5-6釐米。待苗高30釐米左右時,中耕可較深,以10釐米為宜。當植株封行前進行一次培土,防止植株倒伏。此外,還要注意病蟲害防治。

4、植株調整:對生長勢弱的植株可摘去門椒花蕾,並去掉一些分枝,結果多且集中。大棚在初霜後,每株座果10個左右為宜,摘除多餘的花蕾及幼果,集中養分,促進果實膨大。

秋延遲栽培,植株易徒長,可在進入開花期以後,噴10—20ppm的多效兩次,間隔15天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