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一書中說:刻意練習是有目的的練習。

也就是說,沒有目的的練習就不叫刻意練習。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重複地走路、說話、吃飯,人與人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距。雖然我們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但這並不能稱為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相比較而言,演講、跑步、寫作等練習,有清晰的評判標準, 也有明確的練習目的。例如我們可以設定一個目標,要求自己把百米跑的時間控制在十一秒以內。這樣有特定目的、有明確的成績標準的練習,我們把它稱為刻意練習。

那麼,如何進行刻意練習?

完整的刻意練習,如下圖所示: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下面,我們把每個環節拆分,進行講解。

首先,要有特定的練習目標。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例如你要練習寫作,如果只是進行重複的、漫無目的的練習,並不能帶來寫作能力的提升。這個時候應該設定一個明確的、能夠量化的目標,這樣你才好評價效果究竟如何。 比如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要在頭條寫出一篇爆款文,閱讀量超過十萬。

帶目標的練習往往會讓自己進步更快,因為你能從自己的表現中得知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步。

其次,要針對總體目標進行拆分。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通常我們會把一篇文章拆分為標題、字句、段落和文章的整體結構。當你在練習標題寫作的時候,通過觀察爆款文的點擊率就能自然而然地知道,哪一類標題打幵率更髙,然後再去分析,自己的標題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如何進行修改,最終通過不斷練習提高這一個專項的能力。這樣的練習比自己閉門造車要高效得多。

字詞句是一篇文章構成的基礎, 優秀的作者,都會積累大量的基礎知識,這種積累方式包括: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收集各種優秀的詞語和句子。

人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剛開始不會寫作的時候,需要大量閱讀其他人的文章,並且對文章的主旨、結構、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拆解,然後一段一段地模仿,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後,才會逐漸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風格。

第三,保持專注。

專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的大腦很難多線程同時處理 好各個事情。所以最高效的練習莫過於保持專注。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我寫文的時候,都會拋開手機和遊戲,把所有的精力專注在寫作這件事情上,這樣能夠保證我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 而是不夠專注。現在每個人都離不開自己的手機,一會兒看看爆炸性新聞,一會兒微信上有朋友找你,你的寫作過程特別容易受到打擾。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事情的時候,把手機放在一邊,然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這件事中去。

第四,脫離舒適區。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舉個例子:我們平時的閒談並不能使我們的演講能力有效提升,因為完成這種交流並不需要費太大力氣,對講話內容的思考是在我們大腦的舒適區裡完成的,在這個狀態下,我們做事情是下意識的,並不是刻意練習。

練習演講,需要我們重新練習發音、語氣、手勢等,這些都需要打破我們固有的說話方式,脫離舒適區才可以完成。

比如我們必須通過重複練習和反饋,糾正自己的錯誤,一遍一遍,直到我們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在刻意練習裡,這個區域被稱為學習區。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那麼,如何運用刻意練習的原則達到進步呢?

首先,要拋棄對天賦錯誤的認知。

在刻意練習原則被發現之前,人們常常會認為,某個人在一個領域表現突出,是因為天賦異稟。實際上,對大多數人來說,天賦跟練習的成績沒有多大關係。有句話說得好:“以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還輪不到你拼天賦。”

任何人都可以進步,但需要正確的方法,如果你沒有進步, 並不是因為你缺少天賦,而是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練習。

在《刻意練習》所做的實驗研究裡,最傑出和優秀的區別並不在於天賦,同樣的練習方法、同樣的導師,體現出兩者差別的是練習時間。

其次,打破自己的固有認知。

在生活中,你也許聽別人說過這樣的話:你唱歌不好所,你不適合唱歌;女生的邏輯性差,學理科比較吃力;我文筆差,寫不好文章。

就是因為這樣的刻板印象,讓很多人故步自封,覺得自己現在做不好,就永遠做不好。實際上,只要經過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你同樣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

第三,找一位好導師。

好的導師,應當在行業或領域之中已經有所成就,並且帶過一些人,已經有了一些技能和經驗。導師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幫你監測和糾正你自己的表現。

當然,在現在互聯網普及的情況下,百分之九十的知識我們都能夠在互聯網上學到,可以說,即使沒有相應的人帶你,互聯網也可以成為你的好導師。

第四,專注和投入很重要。

如果你在練習某項技能的時候走神了,或者很放鬆,甚至只為了好玩,你不可能會有進步。

專注和投入至關重要,因此,制訂明確的目標,把練習課程的時間縮得更短,是更加迅速提升新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第五,嘗試跨越瓶頸。

當你練習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很容易就會碰到瓶頸,不管你怎麼努力,水平在短時間內都無法再提高。

對每一個處在停滯階段的人來說,要越過這個階段,最好的辦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戰你的大腦或身體,在不同類型的訓練之間切換,以便可以持續不斷地以不同方式挑戰自己。

這個時候,你需要去細分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了自己進步。找到問題的核心,然後再做針對性的練習,才能脫離瓶頸。

第六,保持長期的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從零基礎到寫作高手

高手之間的差距,除了練習方法,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練習時間。和“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的道理類似,刻意練習依舊把練習時間作為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來看待。

當你遇到瓶頸時,千萬不要半途而廢,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你一定會有突破。

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自己。

相信,刻意練習能夠成就每一個想成功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