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這次沂蒙山旅行,隊伍中有一個杭州的小夥伴,在我們即將結束旅途返程的路上,他說:臨沂和我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我沒有看到《沂蒙山小調》中的臨沂。

的確,作為一個山東人,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沂蒙山,已經大不一樣了。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1

老規矩,先說重點,然後再展開說今天小眾旅行地。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說起《沂蒙山小調》,這首誕生於上個世紀40年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的“小調”歌曲,歌詞所唱的內容,早已經幻化成畫面,在人們心裡紮根,那代表了全國人民對臨沂和沂蒙山的形象認知。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我們先來看看沂蒙山小調的歌詞:

人人那個都說沂蒙山好,

沂蒙那個山上好風光。

青山那個綠水真好看,

風吹那個草低見牛羊。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句句都是好,句句都是美,再配上那如同騎在牛背上隨口哼唱一般輕鬆婉轉的調調,如同在眼前緩緩鋪展開了一幅原生態畫卷。

好看是好看,可是在外人看起來,這首歌就唱了一個字:窮。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的確,沂蒙山以前真的窮。倒退30年,如果山東人聽說身邊有姑娘嫁到臨沂,那可能是會招“閒話”的,父母也八成是100個不情願的。在那個年代,臨沂是山東省最窮的一個城市——直到這一次沂蒙山旅行之前,我對臨沂依然是這樣的印象。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直到我乘坐的飛機落地臨沂,直到我選了一個自以為和《沂蒙山小調》很貼切的千年古村,住進了古村裡的客棧。我才發現,我誤會了臨沂,誤會了沂蒙山。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2

我們先來看我住的這個客棧。

從來沒有想到,在沂蒙山會有如此“洋氣”的地方可以落腳。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拍了個視頻發出去之後,所有的朋友看到這裡,都懷疑地問:

這是臨沂嗎?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我原先以為,沂蒙山裡的客棧嘛,50塊錢住一晚,應該可以拿下吧?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在沂蒙山第一夜入住的民宿,在一個叫做李家石屋的千年古村。我來到這裡之後才知道,這家客棧其實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早就已經很火了。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這個客棧的價格並不低,但它依然是很多遊客的第一選擇。客棧老闆最初在這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蓋了一個“沂蒙山舍”,可惜我們入住的時候,已經沒有空房了,於是老闆把我們安排到了新蓋成的“水舍”。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水舍的總體價格要比山舍高一點,不過,顏值也要更高一點。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我選的是複式客房,兩層。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一進門是大大的吧檯,可以坐在這裡小酌一杯,旁邊的茶几上擺滿了零食。樓梯下方還有一個榻榻米,可以睡兩個人。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樓上也有一個小吧檯,一張舒服的大床,床邊上是一個可以曬太陽的小陽臺。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洗手間是乾溼分開的,總體來說,設計得很人性化,就像小別墅一樣的。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站在二層陽臺上看整個院子,霍亮。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這裡喝的水,是房後的山泉直接引進屋裡,純天然的礦泉水。沂蒙山的水質好,也是這裡的人們健康長壽的原因之一,也是沂蒙山被評為世界著名長壽旅行地的原因之一。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吃的是村裡農家院,喝的是山後山泉水。既然抽身旅行,那就全身投入,在路上的每一秒,都是永遠留不住的當下。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3

臨沂的千年古村村,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完全沒有破舊和殘敗的感覺,但又不失古樸和原生態,很有一個“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潛質。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到過沂蒙山的村子,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就是不管怎麼拍,隨便拍拍都好看。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李家石屋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個村子的整體佈局和院落分配,都是典型的北方人、山東人的院子模樣。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隔著大山,交通不便利,這裡曾經也是窮得叮噹響。據說這個地方從前所有的建築、橋樑、道路,都是用石頭做的,都是就地取材——先活著,然後再談生活,這就是以前的臨沂。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現在的李家石屋,已全村升級成為一個景區,並且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燕峪。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僅僅在這裡待了一下午,心裡就開始抗拒城市的生活了。燕峪的日子不緊不慢,柿子樹、山楂樹、海棠樹、石榴樹都長在路邊。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果子熟了,卻沒有人去摘,只是盯著它看看。三三兩兩的幾個遊客從我身邊走過去,一邊走,一邊讚歎的這裡的純天然和小美好。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臨沂是非常傳統和淳樸的城市,人們思想甚至還有一點點守舊。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然而現在老區的人民生活好了,田地也開啟了現代化的農耕新時代,種莊稼也不再需要像以往那麼多的人手,年輕人都去了城裡,或打工,或遷移,只有那些老人守著家,守出了一片古舊情懷。

游完臨沂的千年古村才知道 這些年我們“誤會”了沂蒙山

我是大紅姐姐,旅遊FM主播,環球旅行體驗師,專注小眾目的地,分享冷門秘境。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