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願花光所有運氣,只為遇見你。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讀懂孩子,並同孩子一道成長

“寧可生錯命,不可取錯名”,為了取得一個好名字!父母也是煞費苦心:《詩經》、《楚辭》、《新華字典》翻閱大半年。取名不走尋常路,總會取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名字。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比如“強行套近乎”的嶽副、“撞車名人”的孫悟空、“霸氣十足”的端木女王等。我哥姓楊,單名一個“偉”字,小的時候都沒事,直到上初中後,因為名字諧音“陽痿”,成為全班同學的笑柄,很是尷尬自卑。

而立之年的付先生,在老婆生下兒子後,翻閱各種取名大全,都挑的合適的名字。無意間看完電視劇《欽差大臣》後,靈光乍現,給兒子取名“付欽”。欽,意為皇帝,希望兒子以後能像皇帝一樣,成為一方“霸主”,擁有顯赫地位與權力。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期盼寓意極好的名字,可偏偏姓“付”,付欽(諧音父親)。上學之前都沒事,也沒人太注意。可上學之後,因為諧音“太奇葩”,導致老師不敢輕易點名,同學也不敢叫。這讓付欽小朋友一度尷尬自卑,哭著讓父親改名。

無論付先生如何勸阻兒子,兒子似乎都堅持要改名,甚至以“不改名就不去上學”來“威脅”父親。據瞭解,兒子付欽因為名字的原因,很是自卑,明明成績很好,卻得不到老師的偏愛。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同學們也都不願意叫他一起玩,似乎每叫他一次名字,自己都跌了輩分似的。更有同學有意孤立他,揚言:“誰跟付欽同學玩,誰就是他兒子”。失去老師偏愛、同學孤立的付欽,很是自卑,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付先生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理。雖然對老師的做法、同學的孤立憤憤不平,但也實屬無奈。據瞭解,現在付先生已到相關部門,為兒子改名。

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不求能取出“流芳百世”的好名字,但求不要起錯名字。因為名字伴隨孩子一生,一旦“鬧笑話”,會讓孩子走到哪裡,都成為眾人的“笑柄”。避免起錯名,起名可參考3不用1用的原則:

1、不雅諧音,麻煩不斷易鬧笑話

有些人的名字就是隨意“雜湊”,猶如“拼盤”,中心意思不明確,字詞搭配不和諧。名字,在很多場合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因此起名應避免太俗、注意姓與名的和諧。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如上文提到的“付欽”、“楊偉”就是沒有注意姓與名的和諧,給孩子造成了不少麻煩。類似的名字如“杜子騰”、“賴閱金”、“杜麒豔”、“熊初墨”等。取名切勿一時爽,不然必將麻煩不斷。

2、不用多音字起名,含混不清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同一漢字有多種讀音。別人認為正確的讀法,並不一定就是你認為正確的讀法。為了不給孩子的生活平添小插曲,取名避免使用多音字,如“茜、行、單、樂”等。多音字起名含混不清,模稜兩可,很容易讓人唸錯,孩子也不知道在叫自己。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就如大作家賈平凹,初中老師念賈平凹(ao),高中老師念賈平凹(wa),原因是賈平凹先生的小名叫“平娃”,所以應該念(wa)。而初中老師的理由是,早在1985年的審音表中就已統讀為“ao”,“wa”音已刪去。至今關於大作家的名字,很多人都念不對。

3、不用男女顛倒的名字

有個同學的名字叫“招娣”,一聽就是女生的名字。可當老師點名時,緩緩站起來的卻是個男生,一下引起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像“招娣”、“勝男”、“萌、“倩””等名字,基本都是女性專用,男生最好慎用。

同樣像“剛”、“強”、“全”等字也基本是男生專用,若怕恥笑,女生慎用。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給兒子取了個霸氣名字,可偏偏姓“付”,上學後老師同學不敢叫

4、引用經典,可拔高形象

隨著《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等推廣古典文化節目的開播,不少父母取名都愛引用經典名句,故有“女詩經,男楚辭”的說法。

如大導演周星馳的名字,就來源於《滕王閣序》中的“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取名,是一個燒腦的過程。但為了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送孩子一件伴隨一生的禮物,燒燒腦、死點腦細胞也是值得的。你說呢?


END

今日話題:

你若是付先生,會給兒子取什麼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