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想做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原來猶太人早就做過類似嘗試

交易工具和交流工具

中國從秦始皇時代開始,就知道國家治理需要統一的三種重要工具:交易工具、交流工具和交換標準,這三種工具,對應的就是貨幣、文字語言(官話)和度量衡。

libra想做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原來猶太人早就做過類似嘗試

而作為交易工具的貨幣和交流工具的文字語言,在推廣和使用規律上是有天然相似性的。

想要知道libra想成為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那我們看看一種全球交流工具:世界語,就知道了。

全球交流工具:世界語

說起來也很巧合,一心想要推廣libra的扎克伯格是猶太人,而世界語的發明者也是猶太人,叫柴門霍夫。

libra想做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原來猶太人早就做過類似嘗試

世界語發明的初衷,跟libra的初衷也是類似,為了方便全球範圍的交流。

為此,世界語發明的時候,和libra一樣,也是以簡單易用為原則。

世界語的結構類似英語,英語基於24個字母,而世界語基於28個字母。

但世界語的使用語法,又有點類似中文,語法規則相當簡單。

柴門霍夫表示,一般普通人,就算不會寫字,掌握世界語,也只需要1個星期。

跟libra只有扎克伯格在推廣不同,我們認識的很多世界名人,都非常認可世界語。

包括孫中山、魯迅、巴金、蔡元培、陳毅、冰心、矛盾等,還有普京、凡爾納、羅曼羅蘭等等。

libra想做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原來猶太人早就做過類似嘗試

世界語的失敗

既然這麼多名人認可,為什麼世界語到現在就是沒有發展起來呢?

世界語推出後不久,英國媒體就說,世界語聽起來像南斯拉夫人說意大利語;而德國媒體甚至認為世界語是共產主義和猶太人的語言。

這個結果,和柴門霍夫的初衷已經完全背離,柴門霍夫發明世界語是為了促進世界融合,而現實中世界語卻反而被用作隔絕他人的工具,從此世界語就不再流行了。

libra想做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原來猶太人早就做過類似嘗試

也許你會說,全球交流工具不等於全球交易工具,全球交流工具的失敗不等於全球交易工具的失敗。

但是全球交易工具的嘗試,也不是第一次,比特幣本身就是一個全球交易工具的嘗試。

比特幣具有高度安全的特性,一開始就是以全球推廣為目的,但目前為止,比特幣被認可的更多的,是投資產品的屬性,而不是貨幣本身。

扎克伯格的目的

扎克伯格推廣libra的目的,可能不是把libra推廣為全球交易工具,而是作為美國國家的數字貨幣。

libra想做全球交易工具是否可行?原來猶太人早就做過類似嘗試

扎克伯格僅僅爭取美國議會的支持,而不是爭取全球的支持,就是這個原因。

實際上,中國央行早就在準備數字貨幣了,但中國央行的做法,似乎跟扎克伯格不同。

中國央行並沒有指定某個企業作為數字貨幣的合作企業,數字貨幣的實現規則本身,很可能是可以不需要企業直接參與的,就像紙筆一樣。

如果真的是這樣,扎克伯格想要和美國政府合作,很可能就只是一個想要直接賺錢的企業活動而已,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參考文獻:

01.《央行: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新華社新媒體

03.《央行20天三次發聲談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定位?》中新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